送走母亲节不久,父亲节马上就要到了。相比之下,父亲节显得有些冷清、不被重视,但这并不表明父亲是无关轻重的家庭角色。事实上,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怎样才算是好父亲呢?林惠惇弟兄在他子女眼中,就是一位好父亲,是孩子亲密的玩伴,信仰上的启蒙老师,是最方便的家庭教师。虽然十年前林弟兄因病已安息主怀,但是岁月的流逝永远不能磨灭他在子女心中的崇高地位。他对子女的影响至深,即便这么多年过去,父亲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他的谆谆教导仍在耳边。
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子女的一生。今天我们从林弟兄最亲近的人,他的妻子陈秀娟姊妹口中,道出当年养育子女的点点滴滴,但愿成为为人父亲的弟兄们,学习如何当一位好父亲的参考。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林弟兄是第一代移民,来美习医,辛苦创业,育有二女,小家庭生活在幸福中。直到有一天,一位王牧师来到林弟兄的眼科诊所看诊,与林弟兄聊起家庭状况,当场受感动马上拉起林弟兄夫妇的手,祈求主赐给他们一个儿子。林弟兄四十岁那年,神果然送来礼物,这真是蒙神恩典所赐的孩子,林弟兄夫妇俩满心欢喜献上感谢,许愿更好好地教养他,求神将来大大地使用他。
很多来美国的第一代新移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长时间在外拼命赚钱,无暇关心儿女,误以为金钱万能,以为金钱可以换来物质享受和快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子女年幼时,最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是关爱,林弟兄深知这个道理,宁可缩短他诊所看诊的时间,一心只想早些赶回家陪孩子,当时二位女儿已上中学,比较能照顾自己,林弟兄可以全心陪儿子作课,儿子练习钢琴时,他拿筷子在旁边打拍子。又教儿子中文,也把自己最热爱的乒乓球运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父子俩可以对打,也常邀请朋友们来家里打乒乓球。林弟兄希望培养亲子之间共有的兴趣,良好的沟通。
为了培养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们仍然喜爱中国文化,全家人一定一起吃晚饭,大家分享一天的生活点滴,共享天伦之乐,也培养子女们虽然生活在美国,也能喜爱中国菜,全家人一起享受晚的快乐时光。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言19:18)。林弟兄非常关心自己的子女,但绝不溺爱他们,疼爱孩子的随时管教,唯有引导孩子们认识神、敬畏神、信靠神,才是对子女最大的爱。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林弟兄深信唯有趁孩子年幼时可塑性大,替孩子们打好基础,身、心、灵三方面都健全发展甚为重要。
林弟兄是来美国后才信主的第一代基督徒,他认为不能用科学头脑去谈论宗教信仰,他认真研读圣经,往往夜深人静时,常常是他个人最好的灵修时间。孩子还小的时候,他常用图片圣经为教材,一起与孩子们读圣经讲故事。
回忆丈夫对子女养育的用心良苦,陈姊妹虽然有些遗憾丈夫来不及亲眼看到子女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但是幸好林弟兄有把握住那最宝贵、最重要的时段,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给子女们立下好榜样。如今儿子在教会热心事奉,听从神的呼召,甘心乐意奉献自己年轻的岁月,为主传福音,相信林弟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父亲节专题:怀念林惠惇弟兄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