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牧师:从"内敛"到"外展" 教会转型迫在眉睫

church planting

作为"北美大陆教会事工使团"和"华人牧者团契"的新任主席,张志刚牧师最近谈及疫情之后北美华人教会所面临的挑战及转型的需要。他认为,北美华人教会急需从"内敛"转为"外展"型教会。

张志刚牧师于1992年来到美国,1993年蒙召之后开始走侍奉的道路。30年之后他辞去教会牧职,开始成为一名"吹号者"。在他看来,"教会已经被神逼到了死角,我们需要抓住神在当下赐下的契机,从'内敛'转向'外展',从'事工导向'转型'异象导向'。"

张牧师认为,传统教会的"内敛"模式主要体现在对内部信徒的关注上,导致教会逐渐脱离了社会的主流视野。究其原因,北美社会50%为中产阶级,这也是教会的主要群体:生活安逸、注重自身安全。

除了教会中产群体的阻力之外,传统教会也存在文化上的障碍,这使得改变变得困难。例如,教会的内部文化可能会导致教会对新的变革缺乏反应。

这种内敛的光景和墨守成规的心态,对教会转型带来很大的阻力。那么在这种趋势下教会如何增长了?据他观察,北美华人教会中传统教会的"扩张"以"教会分裂"为主。比如,教会内部长执之间,或长执与主任牧师之间意见不合,通常这会导致教会分裂。

"与其被动等待教会分裂,不如主动开拓新的教会。"张志刚牧师提出,"需要有一批牧者带领教会转型,转移教会的重点到外展和宣教之中。"如果不转移教会的焦点,教会会变得"属灵密度太大",进一步,教会从"内敛"变成"内耗",再演变为"内斗",最终导致教会分裂。

如何从"内敛"、充满危机的教会,转型为"外展"的教会?张志刚牧师认为,教会所建立的长老会与主任牧师之间的合一非常重要,长老会不要把主任牧师变成"雇工",认同主藉主任牧师对教会的带领,双方在基督里同心。确保教会把"大使命"放在第一位,保证宣讲信息的福音性,在植堂策略上,邀请更多慕道友,不断拓植新的小组。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