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校園福音團契/《海外校園》雜誌社最近發表了2007年事工展望,指出本年度的重點,又一再強調要傳承「跟隨基督,建立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目標。
出版方面,《海外校園》雜誌本年度出版六期的主題都針對平日非基督徒的疑問,探討1)「真乎?假乎?」2)「好人?壞人?」3)「天堂?地獄?」4) 「機遇?努力?」5) 「寬容?絕對? 」6)「靈性?宗教?」,並且導入福音。另外,爲了增加青年讀者的興趣,文章體裁會多選與流行文化有關的,而且風格力求活潑、精簡;專欄方面將會加上畫廊談信仰、新約名勝導覽等。剛在去年6月首次發行的歐洲版又會多設簡體版,與美國版同步發行。由於目前仍然有很多地區未能受到雜誌,雜誌社正在考慮把每期的PDF檔案放在網站上,供教會下載印發。
鑒於馬禮遜來華宣教200週年,全年《舉目》雜誌會以宣教爲主題,計劃如下:3月號——宣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5月號──世界觀與宣教;9月號——學生宣教;11月號——文字傳媒宣教。
至於其他計劃出版的書籍、小冊包括基督教文學叢書(當代基督徒詩選、散文集、長篇小説及短篇小説集);簡體字小冊(一本年長者信主的見證、一本一般見證);兩本見證集(精選創刊以來的得救見證集結出書)。
自從去年底《海外校園》雜誌社的網站全面更新以後,今年會繼續在網絡上推出更多資源。時下文化流行BLOG,雜誌社也計劃建立培訓教師的BLOG和核心作者的BLOG,可交流、分享資源及經驗。
《海外校園》雜誌社指出,今年的事工部重點是「海歸事工」,其中包括編寫海歸手冊,供海歸培訓及有心回國者使用;北美基督徒培訓營;建立歐洲培訓中心。一如以往,今年事工部會與南加州7個教會在7月13至15日期間合辦基督徒培訓營,7月22至27日則與加拿大CCEF配合舉辦靈命塑造進深營。
由於歐洲禾場的需要非常大,而且經過多年來的開荒耕作後,建立中心的時機已經成熟。事工部決定在柏林設立歐洲培訓中心,兼顧歐陸及英國;主辦或合辦「靈命、生活、事奉」及「海歸」相關的營會;中宣會接力的同工以「培訓」為重點,選擇策略性城市培訓,並牧養其校園人才;編寫培訓用教材及海歸手冊;擴大《海外校園》歐洲版的發行地區,發掘作者。
蘇鄭期英師母在發表2007年事工展望的同時,分享了當年台灣校園福音團契的生活。她認爲有一些非常值得學習的傳統精神。第一,各學院團契聚會活動都非常注重讀經。第二,校園團契除了查經外還提供多樣化的屬靈裝備——小組查經、個人談道、如何領詩、如何當主席、新舊約綜覽、基要神學、釋經學等,他們還會組隊去傳福音、參與社會服務和開禱告會。
第三,團契聚會常常把̀「全然委身」的心志種在年輕的心中。第四,團契中的弟兄姊妹互相幫助,比如利用當家教辛苦賺來的錢來補了比較清貧的團友的需要。第五,團契強調「代代相傳」的傳統,高年級的學長通過信仰調查來瞭解每一位新生,之後根據每位學生的需要,做一對一的定期陪讀聖經、約談(限定在學長、學弟和學姊、學妹間)。團契裏面「兄弟情誼」、「姊妹情深」,一起經歷了生命影響生命的甜美。
蘇師母希望在美國校園團契/《海外校園》雜誌社的事工當中再次強調「跟隨基督,建立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目標,將校園團契無價的美好傳統傳承下去。
《海外校園》本年重點 傳承以聖經為本的價值觀
柯嘉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