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香港教区早前推出《爱 · 生命》微电影系列,向北美及全球华人推广生命价值,何文康博士在网上放映会探讨"贞洁、堕胎的伦理",列出婚前性行为的迷思,男女对性和结婚的差异,将产生很大的痛苦。
墨尔本若望保禄二世婚姻及家庭学院博士何文康,列出婚前性行为的迷思:
1."对双方都没有伤害"?分手的时候带来很大伤害,尤其是女性;
2."有性生活并不代表整个人投入,只是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这是主观的看法,从心理学角度性行为产生荷尔蒙令人互相依附,若然分手产生很大的痛苦;
3."婚前性行为有助美满婚姻"?婚姻基石是一生一世,没有承诺只有性关系不能带来美满的婚姻;
4. "两人迟早都会结婚"? 男女观点不同,女方以为婚前性行为令男方爱她,男方觉得性和结婚两回事,况且婚期押后结婚机会越低;
5. "身体所做的事不会影响个人与上帝的关系"? 性行为可能带来生命,便牵涉到上帝的介入,性、恒久真爱、生命的产生,三者紧密不分开,如果将每部分切割出来没有带来婚姻的幸福,分手的时候更带来伤害。
何文康也指出婚前性行为6点害处:阻碍深入的沟通;容易陷入不健康的关系;影响人生规划;缺乏信任和害怕将来的委身;染上性病;因怀孕而堕胎。据统计在新冠疫情下,性行为数字上升及堕胎个案激增。
他引用《教理》2353、2390、2391,婚前性行为缺少一男一女终生结合的承诺,生儿育女作为夫妻二人成为一体的结晶;《教理》2270,人的生命由受孕开始就绝对受到尊重和保护;人拥有尊严,每个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像所造的;无辜弱小的胎儿生命也不可被侵犯,他们都拥有生命权;人工堕胎是严重违反道德律。
《爱 · 生命》微电影系列由香港教区婚姻与家庭牧民委员会及《喜乐生命》联合制作,今年6至7月于北美东西岸、中港台澳举行放映会。
故事内容根据真实个案改编,由4套单元电影组成,主题包括:"责任"(婚前性行为导致怀孕的抉择?);"我不可爱吗"(产前检查发现胎儿异常怎么办?);"不褪的痕迹"(不育的挣扎?);"生命中的三岔口"(为拯救母亲而放弃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