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疫下现自杀 教会响应「白旗运动」急援](/media/cache/img/2/99/29933sh_847w_483h_1x_1y.png)
马来西亚自6月新冠肺炎疫情飙升,大马民众发起"举白旗运动",援助受疫情困扰人士,在全马各地教会、机构、食物银行以不同模式响应,有捐氧气机、租用酒店供人隔离、派粮食、发放现金券等。
马来西亚确诊个案超过220万宗、约2万5千人死亡,总理穆希丁6月27日宣布严格防控措施,以降低每日确诊4千宗以下为目标,封锁令社会与经济活动受打击,严重影响民生,民众无法工作,收入大减三餐不得温饱,更有人抵不住饥饿及压力自杀。
有网民在推特上发起"举白旗运动"(#BenderaPutih ),呼吁有需要人士在家升起白旗,让身边的人伸出援手作为寻求帮助的信号。对此,马来西亚各教会、宗派、组织和其他教会团体多次举行传染病祈祷会,并开始提供具体的支持,慈善团体或食肆也展开援助有需要人士食物的运动。
基督教人道主义组织 "CREST"(Crisis Relief Services and Training Berhad)向多间医院捐赠制氧机、租用酒店供人进行隔离,不幸受感染人士可免费用餐10天,并呼吁各教会在当地社区建立"安全隔离室",以安置居家隔离不适宜外出的群众。
组织通过这些措施,试图打破感染链,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此外,其他教会和基督教组织也参与运动,用各种措施防止传染病传播,服侍对象不仅是当地人,还包括难民和移民。
马来西亚芙蓉邻恩复兴教会吴清贵牧师分享,教会成立粮食之仓,以转接站形式收集各方的资源,经过分类与安排,分配出去给社区有需要人士。
长期在当地救助的全人关怀团队,执行长黄恩德牧师在GOOD TV 视频分享,马来西亚教会多月来响应"举白旗运动",走出墙外进入社区协助发放物资、关怀居民,充分发挥社会责任,在回教的国家获得社会正面回应,打开了福音大门为主作见证,盼望教会在这次疫情中开始思考长远的规划,以及在救助行动中教会本身的装备及专业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