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间教会叫甚么名字?内藏甚么?香港艺术家周文志在一节目介绍此乃旧约圣经的会幕,内设"约柜"作为以色列人敬拜上帝的工具。三千多年后的今天,周文志透过艺术雕塑技巧重现原大的约柜,并在全港教会和学校巡回展览。
约柜:古以色列流动敬拜中心
产品设计出身、经营福音礼品生意,近10年投入艺术圈的周文志,在真证传播3月21日播出的节目《基督教文艺博览》介绍"现代艺术雕塑——约柜",以及他创作原大约柜的缘起,当中还出现一段小插曲,以致艺术喻于教育让神的话流传世界。
周文志在节目中指,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在旷野过著游牧生活,上帝晓谕摩西要建造会幕,成为世界上第一间教会。
约柜是会幕中七件最重要的敬拜工具之一,安放在会幕最重要和最神圣的至圣所,上帝以云柱和火柱带领以色列人在旷野寻找应许之地时,会幕作为可以竖立和拆除的流动教会。建造会幕目的是让以色列人知道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日子仍然要敬拜上帝,会幕就是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期的敬拜中心。
至于上帝对约柜形态的要求有非常清楚的尺码记述,但细致部分例如四边图案、两个基路伯的面容等,则留给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发挥。
现代约柜"以马内利" 喻神与人同在
三千年后的今天,周文志以艺术雕塑技巧将约柜重现,并命名为"以马内利",为香港首创。他解释,"以马内利"就是上帝与人同在的意思,出自马太福音1章23节:"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周文志感悟约柜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上帝拣选有艺术恩赐的人来制作;又是神的灵充满他。在制作过程,他主要用木板造框架,运用3D技术打印出来,整座约柜完成后打磨抛光,以纳米喷涂方式打造光泽度高、包金的效果。
视觉艺术重现大祭司与上帝亲近场景
被问到创作原大约柜的目的,周文志除了感受昔日以色列大祭司与上帝亲近的场景,敬畏上帝是我们信仰的元素,还希望为基督教文化艺术作一点尝试。
"人类文化总是透过生活中可见的展示才能更具体的呈现和流传,视觉艺术亦需要有一些具像来确认它的存在感。上帝是我们信仰中的最高荣耀,约柜是神与人同在的象征,如果约柜是基督教文化的一个部分,就应该要把这个部分重现和推广出来。要重现一个古文明物品就惟有复制,总要有人做这个复制品,才让人窥探到历史的一点面貌。"
另一目的,是作为教育和延伸基督教历史的教学工具,实物教材总比口述和文字描述更立体。约柜的出现不会只满足儿童主日学班的好奇感,更能够为成年人有更深层次的体会,鼓励人了解为何会有约柜的产生,圣物提醒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和上帝的关系,例如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来到神面前,或我们会否将神当作满足我们欲望的工具。
约柜图则被抄袭 膺品"广传"以色列至世界
周文志透露,早于1991年已按照原大的约柜绘画图则,成为他的公司的第一件产品,图案后来被人抄袭做了很多不同尺码卖到以色列和世界各地,但他感谢主,因此而得到广传。
回到今天,周文志正计划连同其他基督徒艺术家,在香港不同的教会和学校举行"基督教艺术巡回展览",详情有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