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易惹負面言論教會領袖多存戒心

170808
170808

臉書(Facebook)等社交媒體已主導人們的生活。教會是如何看待這些新媒體﹖是避而遠之、還是善加使用在牧養上﹖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近期探討有關問題。

香港使用智能手機人口比率全球第二,甚至上網速度、使用社羣媒體人口的比例、使用手機上網到社羣媒體,都位列前茅。教新指,社交媒體能促進我們互相結連與分享,是一種創新的文化範式,改變着人類整體社羣的生活,尤其資訊發放已超越一對一的交流方式,即是一地域素不相識的朋友亦能互相交流,並引申不同的話題和興趣結成組羣。

雖然社交媒體影響力舉足輕重,然而據《2014香港教會普查統計》,當時香港華語堂會只有228家以堂會正式名義,來開設「臉書」帳户或專頁,而英語或國際堂會,則僅有39家。機構觀察到開設臉書的堂會多為年經教牧主領,並與牧養青少年的需要有關。至於年長和資深教牧雖開設了臉書帳户,但多觀看別人的帖子而避嫌表達,以免因言論引發紛爭。

調查顯示教會領袖對社交媒體存着戒心。粗言穢語、批評和負面的言論令教牧感到難以管理。機構認為是使用者個人的言論平台,臉書並非教會刊物或所謂「神聖空間」,其規則與堂會網頁不同,因此貼文不會受過濾和審查,可以成為集體的意見平台。當教牧於臉書就某課題表達意見時,可能會來自各方回應,甚至有對立意見。教會領袖需持寬宏大量的胸襟,無懼批評、嘲弄和辱罵。

此外要理解臉書是受罪污染,帖子亦有雅俗之分,因此教牧勿做「網絡警察」,將上臉書成窺看和偵查別人的言論,或用來判斷誰是敵是友。但要尊重不同個性,容許對方有表露好惡的自由,箇中又可相爭相愛。對惡意言論,教牧唯需有智慧和謹慎處理。

機構提醒教會信徒面對社交媒體,要慎思明辨,正如經上所説:「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又表示新媒體是一場「數碼文化的社會運動」,需要思考上的改變,一面批判一面耕耘,才是應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