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抵港,掀起宇宙從何而來之爭論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霍金週一抵港,引起本港傳媒大量報導。6月15日下午,霍金在香港科技大學主講「宇宙的起源」,提出他對「宇宙大爆炸」的見解。

霍金於名著《時間簡史》中構想宇宙的起源,提出「宇宙無邊界」理論。他認為宇宙和時間都是從大爆炸開始,爆炸後微細的微波繼續起伏發展,最終形成宇宙,否定神創造宇宙。本地報章以「霍金挑戰創世論」等新聞標題再次起「宇宙是否神所創造」的討論。

霍金:科學未能解答「人類從何而來」、「人類為什麼在這裡」等問題

《明報》記述他在演講中説:「许多科學家仍然不喜歡宇宙具有開端,因為這似乎意味物理學崩潰了。人們就不得不去求助於外界的作用,為方便起見,可以把它稱作上帝,去確定宇宙如何開始」。他説:「我(的理論)並不需要那個(神在宇宙的角色)假設。」

雖然他的理論普遍得到科學界認同,然而他本人與不少科學家一樣,未能解釋宇宙的來源,包括「人類從何而來」、「人類為什麼在這裡」等重要問題。他直言這些問題仍是科學界的「疑團」。

歷史上不少科學家告白宇宙是上帝的「傑作」

不少人認為科學與信仰相悖,然而根據去年8月Live Science,調查指出2/3科學家相信有神的存在;此外去年6月,一個對芝加哥大學的獨立調查中,76%博士表示相信神,56%相信有永生,否定了科學與宗教信仰互不相容的説法。

在歷史上不少著名科學家也是虔誠基督徒,當中最廣被提及的是發現「萬有引力」的英國科學家牛頓(Newton)、發表「天體運行」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日心説的天文學家伽裏略和開普勒(Kepler)、化學家波義耳(Robert Boyle)、電解原理發明人法拉第(Faraday)、瑞典博物學家林奈氏(Karl Von Linnaeus),此外還有莫爾斯(Morse)、焦耳(Joule)、麥克斯韋(Maxwell)、孟德爾(Mendel)、弗來明(Fleming)等人,都是篤信上帝的著名科學家。

事實不少科學家在研究科學的過程中,驚訝於萬物的和諧奇妙,從而體會到人類知識的有限,進而認識上帝。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實驗室裡放一座右銘:「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的、充滿萬有的、至高至尊的上帝的存在。」發現天王星的天文學家威廉(William Herschel)和發現500多個星雲的約翰(John Herschel)父子二人都因宇宙的精巧,不能不承認是上帝的傑作。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