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 郝繼華院長專訪:上帝曾向中國人祖先啓示自己嗎?
繼討論「聖經是否提到中國」之後,郝繼華院長接著又分享關於「道統」的話題,即「上帝在過去的年代是否『直接』向中國人傳達過祂的旨意?中國人祖先所敬拜的皇天上帝就是基督徒所信仰的上帝?中國古代聖賢老子、孔子所信奉的道源於聖經的道?中國古漢字和很多典籍,有與聖經關於人類共同歷史記載相吻合的地方,能否説明這是上帝給中國人的啓示?」
郝院長表示,「從聖經和神學上看,我認爲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中國人祖先認識上帝嗎?
郝院長:不認識
雖然很多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中國祖先是敬拜「皇天上帝」的,但郝院長卻認爲這並不能證明中國人自古是認識上帝的,換句話説,祖先所敬拜的皇天上帝幷不是聖經裏的耶和華,「依我來看,中國人祖先敬天的做法只是表達自己對上天的敬畏,但他們不知道『上天』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對他們來講,所敬拜的只是『未知之神』。這在神學上來講,是不可知論。」
郝院長説,中國人祖先認識上帝的説法本身就有問題,和聖經是衝突的。「對他們而言,『認識』的定義是什麽?」他質問説,其實自從人類始祖犯罪後,上帝和人之間就有了阻隔,人永遠不能來到祂面前。除非上帝親自向人啓示自己,否則人無法認識祂。
在舊約時代,上帝通過呼召亞伯拉罕揀選他的後裔以色列民來向外邦百姓傳揚祂的名,正如出埃及記19章5至6節所説的那樣:「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爲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爲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郝院長表示從這段上帝對摩西所説的話可以知道上帝的心意——讓以色列民在世界作光作鹽,成爲祭司的國度。祭司的職分是什麽?就是把人帶到上帝的面前,「因此上帝揀選以色列民的最終目的是帶領萬邦萬民認識祂。」
因此,郝院長得出結論,在舊約時代,唯有以色列百姓有上帝的話(律法),若不藉著他們(以色列百姓),是不可能認識上帝的。這樣看來,中國人自古認識上帝的説法是不屬實的。
「上帝不只是以色列人的上帝,也是全人類(當然包括中國人)的上帝。全人類起初有共同的歷史,中國人也是挪亞的後裔。按理説,中國人的老祖宗聽説過上帝的事,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説,我們的祖先對上帝應有一定的認識?」
面對記者的疑問,郝院長反問説,「先不説以色列百姓,若按照你所説的觀點,除了中國人,其它民族對上帝也應該有一定的認識。可是挪亞的後裔那麽多,爲什麽我們卻很難從其它民族也找到他們『認識』上帝的綫索?」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挪亞是敬畏上帝的,但上帝對人的揀選卻是從亞伯拉罕開始的,祂把律法給了亞伯拉罕的後裔,以色列百姓藉著律法認識上帝,而其它外邦民族要藉著以色列百姓才能來到上帝面前去認識祂。
至於挪亞的其他子孫,郝院長認爲雖然他們有機會從挪亞口中聽説關於上帝的事,但這並不能保證他們真的認識上帝,「甚至挪亞的三個兒子也不一定認識上帝。」
就好比説父親給孩子講了很多道理,可孩子到底聽明白了多少呢?是否真的把父親的話放在心裏?從父親的話中又接受了多少?除了當事人,其他人都不曉得,更不用説他們的子孫後代了。因此郝院長總結説,「單單從代代口傳的方式去推測中國人祖先認識上帝的做法並不可靠。」
「中國古漢字和很多典籍,有與聖經關於人類共同歷史記載相吻合的地方,能否説明這是上帝給中國人的啓示?中國古代聖賢老子、孔子所信奉的道與聖經的道很相近,這又如何解釋呢?」
對於這個問題,郝院長回答説,「不錯,中國古漢字和諸多古籍文獻確實有與聖經有相吻合的地方,但我認爲那是(中國人祖先)從靈感(inspiration)來的,而非是通過上帝的啓示得來的。同樣如此,一些中國古代聖賢雖有敬天的情操,但並不能代表他們認識上帝,對他們來講,他們所敬畏是上帝是不知之神。」
「我們不能拿著古漢字和典籍來當作上帝曾向中國人祖先啓示自己、傳達其旨意的證據,因爲上帝只把啓示給了以色列百姓(出19:5-6)。」
總的來講,郝院長表示,不少主內人士所熱捧的「中國人自古信仰上帝、聖經提及過中國、上帝曾向中國人啓示自己」等説法夾雜著民族情緒,顯得有些盲目,缺乏有力的聖經依據,因此不能看作真理。
「我作爲中國人,相信上帝有對中國人不變的愛。但我們不能為了顯示上帝對中國人有特別的愛而添油加醋,需要有十分嚴謹的態度,否則就會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這樣做也給福音幫倒忙。」
郝繼華院長專訪:上帝曾向中國人祖先啓示自己嗎?(下)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