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運動席捲全球,明光社刊登文章分析性文化改革核心在於任何性傾向是天生、道德正確;此外提及香港及台灣的同運狀況,並引述教宗方濟各的看法:「同性戀不是違法行為,但卻是罪」。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慧華3月在網站發文,指出同運議程承繼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認為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確,而且進一步滲透文化、教育、法律等各方面,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在香港,有兩名女跨男跨性別人士因未完成全套性別重置手術,被入境處拒絕將其身份證的性別標記改為男性,兩人提出上訴。今年2月,五名終院法官裁定原訴人勝訴,認為入境處制定涉案政策違反《香港人權法案》。
另外,有同性戀團體標榜著多元團結的旗號主辦第11屆同樂運動會,由於去年疫情影響延遲至今年11月在香港舉行,為首屆在亞洲城市舉辦的同性戀活動,預計本港8間高等學院及學生均會參加。
在台灣,今年1月內政部同意開放跨國或地區的同性婚姻,並且放寬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未有允許同性婚姻的人士,都可以在台灣登記結婚,包括香港、澳門地區的居民,中國大陸因涉及登記程序、面談機制等措施不在此次函釋中。
台灣教育部亦以保障同性配偶及家庭權益,去年12月修改了「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就學貸款彙報系統」的欄位名稱,將學生父親或母親身份證字號 ,修改為學生關係人身份。
吳慧華在文中也提到印度及西方國家,如蘇格蘭、西班牙、芬蘭、美國跨性別團體倡議的同運議題和個案。
天主教對同性戀的看法,吳慧華引用教宗方濟各在今年1月接受美聯社獨家專訪時,提到「同性戀不是違法行為,但卻是罪」的論説。
教宗解釋,前者是從社會的法律層面來看、後者是從信仰層面來看,兩者需要區分並且強調,大眾必須尊重同性戀者,不應被社會邊緣化;同時亦呼籲跨性別人士進入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