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浸醫生團契從醫學法律信仰探討代母產子問題

上週六(12月4日)九龍城浸信會及醫生團契與訓練事工合辦了「母腹巿場化」醫學倫理講座,以醫學、法律及信仰的角度,分析及探討近期在城中引起一時哄動的代母產子的案件,共358人參加。

香港代母安排有嚴謹的程序指引

首先醫院管理局九龍西聯網婦產科主任周鑑明醫生講解了香港代母產子安排的程序。

代母安排有六個步驟。首先要一男一女在香港合法結婚下成為夫婦,並且要得到醫學證明無法懷孕。在香港法例中,因妻子一方無法生育,例如先生性欠缺子宮、或因病失去生育能的話,能以代母生產。找代母的夫婦亦必須經過詳細的諮詢及審核,並得到醫生、心理學家、律師等面談,並與代母雙方簽下同意書後,才能進行懷孕的程序。

在孩子出生後,代母仍為孩子的合法父母。夫婦要在6個月內向法庭申請成為孩子的合法父母,才能完成整個代母安排的程序。生育中心會將孩子出生程序的資料交予監管局,並保存21年或以上,孩子18歲後仍有權查考自己出生的人工程序。

香港嚴禁金錢交易的代母安排

樹仁大學法律與商業學系助理教授李敏儀博士亦講解了香港的代母安排的法律。香港2007年通過的「人類生殖科技條例」,在第17條中明確訂明不能有金錢交易的代母安排,法例亦規管在外國發生的代母安排,清楚列明屬於違法的行為,包括登刊有關買賣代母服務的廣告、或在港與外國的代母公司有接洽的活動等。不過李博士亦表示香港的代母法例有不少灰色地帶及未清晰的地方,例如有關代母安排中醫療開支的定義,以及若代母不願放棄孩子的合法父母的權利,又或者代孕期間想中止合約等,所產生的爭議亦未有清晰的指引。

英國1985年通過的代母法例的一些限定與香港十分相似,因此李博士亦略述了英國的法例的異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只容許一男一女婚姻下的夫婦進行非商業性質的代母安排,但由於英國同時認可了同性結合(Civil Partnership),令同性戀者亦可與異性夫婦一樣作代母安排;除此以外,英國亦禁止商業性質的代母安排,但非牟利組織則獲准許提供非商業性的代母服務,因此亦會有代母服務的廣告或網站的流通。

基督教倫理對代母安排有所保留

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葉敬德博士表示,代母的產生是因為有不育問題,不育對人的自尊自信及性的形象產生影響,從而尋求科技之法。在基督教裡一般有兩種看法,一是完全禁止,而所持的原則是不能接受有第三者介入的生育過程;第二種是能接受因著夫婦不育的痛苦而能作適當調節,包括代母的安排,但這些仍然有若強烈的爭議性。

他特別指出商業性的代母租供子宮,並且用金錢買賣製造生命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行為。不育的夫婦出於愛的動機而進行體外受孕的作法,他認為除非不育的痛苦實在無法克服,否則以代母產子的做法仍然有所保留。

九龍城浸信會榮譽會牧張慕皚牧師表示,《聖經》中找不到直接提及人工授孕的問題,但聖經有足夠道德及倫理的原則可以幫助處理有關問題。

他表示在倫理學上,基督徒從神的本性及神創造的秩序兩方面去得知神的旨意。神創造人,夫妻二人成為一體,以男女結合的方式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以人工科技授孕的方式製造下一代會產生不少問題,包括過程中有可能殺死其他胚胎,在這些人工科技孩子對自己出生的知情權帶來極大的爭議等。

他特別指出人工受孕越來越商業化,將產生不少可怕的倫理問題,包括若自由地售賣精子和卵子,是否人可以隨意對生命進行配對﹖若健康的事業女性為了不願妨礙工作而租別人的母腹生子是否可以接受﹖又或者由自己的母親作代母產子所產生的倫理混亂等,均將為社會帶來不少問題和危機。

張牧師最後表示,若因為正常父母為彌補不育的不足而進行代母安排可説是「方舟」,但一旦此活動成為商業化行為、或忽略當中所產生的倫理問題的話,則人工受孕的科技可説是人類想扮演上帝角色的巴別塔,將產生很多人不能預測的問題。

相關新聞:
馬利亞算不算「代母產子」﹖張慕皚牧師妙問妙答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託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