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参与"短宣"对委身"长宣"的作用不大

是次研究有十六间差传机构,共一百九十三位短宣者参与,发布研究会当日参加者主要为差会同工。(图:基督教周报)
是次研究有十六间差传机构,共一百九十三位短宣者参与,发布研究会当日参加者主要为差会同工。(图:基督教周报)

一项在2012-2013年间进行的问卷调查,就"短宣"与"长宣"的关系访问了十六个差传机构共193位短宣参加者,结果发现参与短宣对决定委身长期宣教的影响不大,反而多读宣教书籍、参与差传祈祷会等影响更大,同时协助参加者清楚神的呼召更为重要。

这项调查研究是由环球福音差会宣教士池田晓恩博士(Dr. Eleanor J. Chee)发起,并已于11日在香港差传事工联会和香港环球福音会主办之"短宣"与"长宣"的关系研究发布会上分享其研究成果。

根据她的研究及其他差会的分享中,发现了语言、文化和人际关系是决定信徒委身跨文化长期宣教的三大因素。透过揉合学习当地语言、认识当地文化和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互动到短宣当中,池博士认为能够帮助短宣者体验真实的工场,而且对鼓励他们参与长宣的工作上都是重要的因素。

短宣对委身长宣的作用不大

在研究上,池博士以五日至一年定义为短宣,两年以上定义为长宣。从参考的文献中,她指出普世的短宣数字不断增长,但立志委身长宣的却不多,而就短宣与长宣之间的关系,她发现短宣最重要的功能是鼓励性和经验上的参与性,并没有直接转化成长宣的关系。这与问卷统计后的结果雷同,在对比短宣前和短宣后的数据,有5.31%的参加者在短宣前表示有信心参与长宣,短宣后只微升至6.15%,实际升幅不大。

然而,池博士认为短宣前的训练和事后的跟进,对参加者考虑长宣有积极的影响。

另一个发现是短宣者多是单身女性,普遍拥有一个学位或以上的学历,但超过七成没有接受过神学训练。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大部分差会要求长宣者要有基本神学训练,她说道。而且大部分参加者都曾参与过短宣,有些更去过六次以上。

与宣教士同行了解呼召更为重要

影响短宣参加者成为长期宣教士最大的因素是阅读差传书籍、参与差传祈祷会和在短宣中与宣教士同住,其中有18位受访者表示神的呼召最重要。因此,她建议在短宣中安排参加者与宣教士同住,以同行者身分协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呼召。

如果要将短宣成为长宣的推动力,池博士认为教会和差会应该尽量安排个体性而非团体式的短宣,能参加者更有效地寻找呼召,与当地宣教士同住也更能深入了解宣教生活。此外,领袖对藉短宣鼓励参加者委身长宣要有合理的寄望,这样才能使他们认真面对。

最后,香港差传事工联会总干事洪雪良牧师回应时表示,香港教会有很多"短宣Fans",每年都参加短宣但多不会考虑委身于长宣。而现在的差会和教会办短宣,大多不以推动长宣为目标,池博士认为若考虑要以短宣推动长宣,个体式的短宣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