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郝继华牧师谈中国家庭教会的契机和挑战(一)
挑战之二:家庭教会下一代信徒流失严重
继讨论建立针对传道人的合理薪水制度后,郝继华牧师又分析中国大陆家庭教会的第二个挑战:下一代信徒流失严重。据郝牧师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下一代信徒流失问题已成爲中国家庭教会遭遇的普遍问题,其中有些地区的问题比较严重。
郝牧师分享自己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有一次当他到某地区服事时,一位长老向他吐苦水说当地30多万的信徒,竟短缺年轻人愿意出来服事主,因爲他们都跑到城市打工赚钱去了。在郝牧师看来,这不仅是某地发生的特殊案例,很多家庭教会都面临同样的挑战。
爲何家庭教会下一代信徒离教会愈来愈远,失去服事主的热情呢?郝牧师对此总结出三大原因。
原因一:传道人穷困潦倒,未给子女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
郝牧师首先指出因家庭教会未设立合理的薪水制度,不仅使传道人家庭生活得不到保障,也使他们下一代受到牵连。看到父辈传道人生活的艰难,他们不愿再走服事的道路,导致一批批年轻信徒跑到大城市打工赚钱,力求改善生活。
据郝牧师所了解的是,现在北方一些家庭教会传道人的月薪只有400多块人民币,随著中国各地生活水平提高、物价飞涨,400块根本不能让整个家庭生活下去。
因此,在传道人下一代的心目中,父辈没有留下好的榜样,他们看不到神的祝福满满,反而只看到生活的艰难,于是很多年轻人就不愿再走传道的路。由于家境过于清贫,再加上世界的引诱,于是很多传道人的下一代都跑到城里打工赚钱了。
郝牧师表示,对于下一代流失的现象,家庭教会要自我深入反省。可以说,传道人无薪制不仅影响到传道人本身,他们的下一代亦深受其害。
他又指出不少家庭教会盛行的"受苦神学"亦很有问题。在一些家庭教会的固有观念中,传道人只有吃尽苦头,才有资格当一个真正的传道人;若不受苦,就不能算是一个好传道。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家庭教会即便经费充足,亦不愿给传道人发足够的薪水。
郝牧师表示,这种所谓的"受苦神学"是不合乎圣经的教导,给教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其实,圣经没有指出吃尽生活的苦头是当传道人的条件。虽然传道人爲主受苦是美德,但自讨苦吃是大可不必的。
在他看来,中国家庭教会很多传道人所吃的苦,不仅阻碍传道人专心牧养教会,亦导致其下一代离开教会。
原因二:传道人和领袖对下一代信徒拔苗助长,引起反弹效应
说到家庭教会下一代信徒流失的第二原因,郝牧师表示,传道人和领袖对下一代拔苗助长,引起反弹效应。所谓的"拔苗助长"就是指要求所有年轻信徒将来都要走全职传道的路。在郝牧师看来,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导有些极端,不利于教会的成长。
郝牧师非常理解老一辈传道人和领袖期待下一代接棒的急切心情,但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不可取,会对下一代和教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据从郝牧师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不少家庭教会的年轻人在还没有明确呼召的情况下,就被传道人推动走传道的路,导致不少年轻信徒産生抵触情绪,逐渐离开教会;另外,也有一些从神领受呼召的年轻信徒,因爲看见传道人的路太艰难,而不愿出来服事。
郝牧师说,信徒献身作传道人,不是靠他人逼出来的,而是完全出于神的呼召。信徒只有领受神的呼召后,才能开始走传道人的路。倘若信徒在没有明确神呼召的前提下,就冒然走上全职传道的路,则很容易半途而废。对此,他盼望家庭教会的传道人和领袖能深入反省拔苗助长的教导方式。,
原因三:受世俗主义冲击,年轻信徒随波逐流追求物质享受
郝牧师接著说,导致家庭教会年轻信徒流失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在世俗主义冲击的影响下,不少(尤其是广大农村)年轻信徒爲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背井离乡,涌入大城市打工赚钱。
他表示,近些年来,随著中国逐渐开放,家庭教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完全是来自当局的逼迫打压,而是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的引诱。在世俗主义的冲击下,不少家庭教会的信徒、传道人的灵性逐渐衰弱,甚至是跌倒。在这一点,家庭教会要看得很清楚。
教会如何抵挡世俗主义的侵袭?郝牧师表示,传道人除了要爲教会警醒祷告外,还要给信徒做好真理的教导,打好他们信仰的根基。
挑战之三:自我封闭、缺乏国度胸怀,对神学教义一知半解、严重影响合一
紧接著,郝牧师又说到中国家庭教会面临的第三个挑战:虽然家庭教会的弟兄姊妹信仰火热,但是他们过于封闭,对普世教会的动态和发展不甚了解、亦没有表达出足够的关心;此外,家庭教会对神学教义的认识太过于肤浅,常因一些神学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发生争吵,严重影响主里的合一。
虽然家庭教会没有公开各立宗派,但郝牧师透过实地观察发现各地的家庭教会其实有很强的宗派意识,而且把自己掌握的宗派神学看作是最好的,甚至把其当作唯一真理看待。对于其它宗派和神学观点则采取敌视态度,甚至把它们视作异端。在他们看来,凡是和自己不同宗派、不同神学观点的人都是有问题的。
"这种狭隘的宗派意识和神学观已严重影响家庭教会彼此的合一。"郝牧师指出。
当然,基督教基要真理是容不得半点妥协的。但是对于那些细枝末节的神学问题,郝牧师认爲教会彼此要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尊重。可惜的是,不少中国家庭教会在神学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太过于斟著,常争得面红耳赤,结果一拍两散,严重破坏教会的合一。
郝牧师认爲,宗派不该成爲教会合一的阻拦。在北美,虽然不同宗派之间会有一些神学上的争执,但幷不影响大家平日的交流和来往。他特别提及当年起始于美国东北部的属灵大复兴,美国各宗派的教会自觉放下神学的争议,同心合意的爲教会复兴祷告。
"所以,家庭教会对西方各宗派的神学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开阔自己的国度胸怀和神学思想。"他劝勉说。
郝继华牧师谈中国家庭教会契机和挑战二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