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克马鞍峰教会香港分堂昨首次崇拜

gen_20131007_saddleback-church-hong-kong.
香港马鞍峰教会首次崇拜八百多人出席。(图:Saddleback Church Hong Kong脸书)
经过多月来的筹备及宣传,美国南加州超大型马鞍峰教会33年来首间分堂、万众期待的香港马鞍峰教会昨下午2时半举行了首次双语主日崇拜。主日聚会在九龙城民生书院举行,有832成年人出席

会上播放的是美国马鞍峰教会主任牧师华理克录影讲道。作为香港校园事工主任的李志刚牧师发表感言:"无言以对,只有感谢!"而华理克牧师则在脸书上简单写道"我爱你们",表达他的喜悦。

民生书院是一所位于重建中的旧区的学校。马鞍峰教会将向这书院的老师、学生、家长及校友传福音,另外亦会向曾经返教会的人群招手。

美国名牧华理克牧师白手兴家,创办了马鞍峰教会,因发展迅速而受到关注,掀起了全球对超大型教会(Mega Church)的关注。

华理克的梦想不止于建立对所在地区有影响性的教会,更是要让教会改变全世界。他订立了和平计划(PEACE Plan),促进政府、商业和教会的合作,以解决属灵干涸、贫穷、疾病、文盲等问题,并让福音进入未得之地。

香港马鞍峰教会的建立是作为和平计划于2011年底提出的第三阶段,是将福音传到地极的12个"策略性门户城巿"之一,目的是服侍周边地区,共同接触3800未得之民群族的起步点。

其余11个包括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德国柏林、菲律宾马尼拉、印度班加罗尔、南非约翰尼斯堡、俄罗斯莫斯科、墨西哥墨西哥城、约旦安曼、阿根廷布宜诺斯和迦纳阿克拉。

他的话或钗^应了一些信徒的疑问。有人质问香港本身已有教会逾千,亦算不上贫穷国家,为何要打著和平计划的旗号进入香港。亦有质疑者指,香港马鞍峰教会如"连锁店",亦怀疑是否丢弃了本土化的理念,甚至因为早前华理克在网上放了红色娘子军的图片开玩笑,被认为他不明白华人的文化,说他们是"本土文化的侵略者"。

李志刚牧师接受美基督教媒体访问时说,香港基督徒人口只有百分之4,参加主日崇拜的信徒只有30万人,因此他将余下的百分之96视为"未得之民"。

他又说,香港的马鞍峰教会不是国际教会,而是"本地教会"。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无意与本地教会竞争,他们的对象是离开教会的百分之16、以及从未踏足教会的百分之80的人。

一如美国马鞍峰教会,他们对象不是已有稳定教会的信徒,但会否像华理克牧师一样将已有稳定教会的人"请走",就不得而知。

马鞍峰教会亦会支持本地缺乏支援的堂会,让他们成为标竿教会(purpose-driven church),又会培训职场的领袖甚至内地牧者。

李志刚牧师绝不是单打独斗。多年来在港推动马鞍峰教会标竿教会的香港证主协会是背后的支援,教会办事处亦设于福音证主协会荃湾沙咀道的办事处同层位置。证主早在港开始出版华理克牧师教会有关的书籍、课程和教材,又提供相关的领袖培训,把华理克牧师教会的理念诸如标竿40、真爱40、关爱40、动员40(S.H.A.P.E)等介绍给本地堂会,亦明确目标为要完成"和平计划"。

香港马鞍峰教会介绍:saddleback.com/hongkong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