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查斯·费根分享葛培理雕像的创作过程

Billy Graham Statue
葛培理雕像于2024年5月在国会大厦国家雕像馆揭幕。 Architect of the Capitol

“葛培理(Billy Graham)是谁?”

查斯·费根(Chas Fagan)6岁时,一位在比利时的陌生朋友向他提出这个问题。那是1970年代初,费根的家人刚从宾夕法尼亚搬到布鲁塞尔。

“我只知道两件事,”费根说。“他讲述圣经中的故事。他是美国人。”

费根当时并不知道,半个世纪后,他将开始一段非凡的旅程,成为葛培理雕像的官方雕刻师,而这座雕像如今安放在华盛顿D.C.国会大厦的雕像大厅。

虽然他从未与葛培理本人见过面,但他开始了一项严肃的五年任务,去了解这位全球知名传道人背后的真实面貌。

Chas Fagan and Graham statue
查斯·费根(Chas Fagan)与葛培理雕像 葛培理布道团

“我花了很多时间‘与葛培理在一起’,”费根在2月17日的葛培理图书馆活动中告诉人们——研究他的举止、面部表情,甚至是几十年来他的西装外套如何合身于他宽阔的肩膀。

为了准确呈现比利·葛培理的形像,费根观看了大量的视频,仔细研究了无数的照片和资料。

“他站立的姿势应该是怎样的?”费根思索道,“如果他是个击剑运动员,他肯定会用左脚做出刺击动作。”

费根被葛培理身上那种“挺拔”的气质深深吸引,尤其是在他年轻时。“从40年代到70年代,他几乎没什么变化。”

费根提到,他最初考虑的姿势是葛培理指著前方,然而,这种姿势显得过于指示性和专横,给人一种不太自然的感觉。“这种姿势虽然有指导性,但看起来太严肃了。”

然而,在一次次的尝试后,费根最终找到了灵感。他发现葛培理的姿势应该是右手指向左手持著的圣经。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葛培理手指张开的动作,给人一种温暖、邀请的感觉,这与他一生中邀请人们信靠基督的使命相符。

精细的面部表情

‘雕塑创作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面部表情。费根花费了大量时间雕刻葛培理面部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他独特的下巴线条、流畅的头发、以及他的眼睛和眉毛。但最为困难的部分是嘴巴。“我不想让他笑,”费根解释道。微笑在人生中可能充满魅力,但在雕像上,微笑往往无法传递深刻的情感,反而显得有些轻浮。因此,费根选择了葛培理常见的中立表情,这种表情仿佛是在思考,注视著每一位观众。

“就像他在思考某个问题,准备再次发言,”费根说,“他注视每一个人,仿佛等待他们的回应。”

Chas Fagan
2/17日在葛培理图书馆,雕塑家查斯·费根(Chas Fagan)分享他为美国国会大厦创作葛培理雕像的幕后故事。 Billy Graham Library

前来参加活动的卡特里娜·道迪(Catrina Dowdy)说:“他在雕像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充满了细节。他甚至在圣经上雕刻了加拉太书的内容,他意识到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如今,在国会大厦雕像大厅的下层区域,每天约有3万人会经过这座雕像。雕像的基座上刻著葛培理最喜爱的两节经文——约翰福音3:16和约翰福音14:6。

关于艺术家查斯·费根

查斯·费根在耶鲁大学主修苏联学,在短暂访问俄罗斯后意识到自己需要转行。因此,费根尝试了政治漫画、风景画和肖像画等不同领域。直到1998年,费根才几乎偶然开始了自己的雕塑生涯。当时,他正在为C-SPAN面试,准备为法国作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制作一座雕像,并在作品集中附上了他为了娱乐而画的托克维尔雕像素描。

“当他们看到那幅素描时,整个气氛变得非常安静,几分钟后,我就签署了合同,开始制作雕像,”费根说。

2009年,他为国会大厦雕像大厅制作了罗纳德·里根的雕像,这是他为国会创作的第一座雕像。

对于费根来说,能在雕像大厅拥有两件作品几乎难以置信。“这是一个极高的荣誉,”他说,“能成为葛培理雕像的雕刻家,是我一生的荣幸。”

如今,费根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如果有人再问他“葛培理是谁?”他将会有很多话要说。

“随著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他的讯息力量和信仰的必要性,”费根说,“葛培理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2024年5月16日,葛培理(Billy Graham)的雕像正式揭幕,成为美国国会大厦国家雕像大厅(National Statuary Hall)的一部分。这座雕像由北卡罗来纳州政府提名,以取代19世纪政治家查尔斯·艾科克(Charles Aycock)的雕像,象征着这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布道家对美国及全球基督教信仰的巨大贡献。(资料来源:葛培理布道团)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