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广兰,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职于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从事电影、电视、舞台剧的表演及导演工作近三十年,拍摄并演出过多部著名影视剧与舞台剧。之后,她毅然远赴他乡,移居美国纽约开始新的人生旅途。
在外人看来,她是非常有福气的人,每个人生的坎儿她都能顺利地迈过,用慎老师自己的话来讲,"奇妙"二字概括她的一生最为不过,而耶稣基督才是给她福气的主。日前,慎老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倾情分享她从中国导演艺术家转变成基督徒的奇妙见证。
童年:心田种下基督信仰的种子——天上有一个父亲
慎老师把自己记忆的时光机倒回至童年,她说比自己大16岁的姐姐可谓是她基督信仰最早的启蒙者。在姐姐的带领下,她每周日常去上海淡水路礼拜堂。"当时我去教会什么都不懂,也记不得是否有儿童主日学之类的节目,只因为有糖吃,而且又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所以我也很喜欢去教会。"她追忆说。
有一天,姐姐对她说,"你知道天上有一个父亲吗?""你瞎说,我家里有一个父亲,天上没有父亲。"她回答道。姐姐继续说,"天上真有一个父亲,他和地上的(父亲)不一样,地上的父亲供养你吃穿,天上的父亲能够帮助你、保护你,不让别人欺负你……"
自从那时起,信仰的种子便播撒在慎老师幼小的心田里。种子虽小,却成为后来改变她整个人生的力量之源,每当遇到挫折与坎坷,她都记起有位天上的父亲可以帮助她,结果天父每次都垂听她的祷告,奇迹般地帮她化险为夷,这正应验了当初姐姐的话,"天上的父亲能够帮助你、保护你,不让别人欺负你……"
"知道天上有个父亲"是慎老师童年对基督教仅有的印象。成长后也偶尔去教会,但对讲道似懂非懂,好像听故事一样,印象不深。
青年:北影奇遇记——主的双手在引领
当年,北京电影学院是比清华、北大还难考的学校,很多表演艺术方面的天才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考上北电,不过慎广兰却是个例外。
"那时我压根不知道有个电影学院,而且我也不爱文艺,什么都不会,完全是个门外汉。所以,我能够考上北电是非常奇妙、不可思议的事。"慎老师说。
她回忆上高中时因自己学习成绩好、再加上人很活泼、手也巧,不少人推荐她报考医学院儿科医生专业或纺织学院,可谁曾想,她竟出人意料地走上文艺之路…….
这段故事要从她高考复习期间讲起。那时,慎广兰的同学找她帮忙陪一个朋友去北京考学,她本想拒绝,可内心一直对北京有很深的向往,心想如果此次不去,可能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去不了北京,而且她手里正好有十块钱,足够付清路费了,于是她便一口答应同学的特殊请求。
可谁知那同学的朋友没有准时赶到约好见面的地点,眼看火车要开了,不能再等下去,慎广兰赶紧上了车,她仍抱一线希望从车头走到车尾去找那个朋友,结果令她很失望。面对第一次独自离家出远门,她感到十分恐惧,孤独、惊慌感顿时涌上心头,吓得她哇哇直哭。
隔天清晨6时,火车驶进了北京。她心想既然好不容易来趟北京,就先看看天安门城楼然后再想别的事情吧。
于是她乘公车到了天安门,逛了一会,又花钱拍了照片留作纪念,到时候也好向家人、同学证明自己到过北京。
后来她又回到火车站想买回家的车票,得知票全卖光了,她心里咯噔一下,看来不得不在火车站熬一夜,再乘第二天的火车回家。这时,突然一个想法涌进她脑海里,"那个人要报考的不是××电影学院吗?心想既然来了北京,不管怎样也要去那学校看看,回去以后再把我同学的朋友臭骂一顿消消气。"
电影学院的名字她记不清了,是中央?北京?还是河北电影学院?慎广兰硬著头皮找警察帮忙,"你知道北京有个电影学院吗?""知道啊!那是很有名的学校啊。"于是在警察的指引下,她坐车到了学院门口,"北京电影学院"六个大字赫然出现在她眼前。
她不敢进门,选在马路对面正对大门的墙边足足站了2个钟头,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她就是没有胆子过街。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走进去看看。过了10多分钟,一个教师模样的女子问她在干吗,"你报名了吗?""没有。"慎广兰说。
那老师说既然来了就去报名准备考试吧。慎广兰一头雾水,尴尬地说她连学校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老师倒是很有耐心地向她解释,"你看过电影吗?这里是拍电影的,进来吧,我带你去报名。"
进去一看,里面报名的人很多。她心里嘀咕,"我不是要来考试的。"可那老师却执意让她报名,为了让她安心准备考试,老师给她安排了住处,还借给她充足的钱。面对老师的好意,她不好意思拒绝。就这样,慎广兰在北京整整呆了一个月,连高考都在北京考的。
到家之后的第三天,她就收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和北京大学外文系的录取通知书。这下她犯了难,去哪个大学呢?很多人都建议她去北电,因为它是比北大还难考的学校。"可是我连表演是什么都不知道。""没关系,老师会教你的。"很多人劝她说。就这样,她走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校门。
慎广兰上北电的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她告白说,其实所有发生在她身上的奇事都是不知不觉中成就的,并非她事先安排好的。这不能不说是主耶稣那看不见的双手领她走一生的道路。
患难识真神——人的尽头是神的起头
很多人是在自己人生的尽头认识了主,慎广兰亦是其中之一。"我的一生中淌过很多泥泞路,遭遇很多坎坷,也经历很多的痛苦,但很奇妙的是,我是在苦难中找到了主,因他总是在帮我。"她见证说。
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赶上文化大革命,于是她和很多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搞四清运动。回忆那段苦日子令她感慨万千,"那时广东粤北的乡下苦极了,人很穷吃不饱,农活特累……"乡下生活对平日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来讲简直是火的煎熬,根本受不了那份罪。
"我们平时吃不饱,还要到田里插秧,更痛苦的是我每天要担90多斤的担子,肩膀的肉都被磨烂了…让人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那段日子也给她造成精神上的巨大折磨。"指派我去三同的那家非常穷,一家5口只有一间小屋,我只好睡在他家的猪圈里,与我同住的是一头老母猪和20多头小猪仔,臭气熏天且叫个不停,还有各类虫子、四脚蛇『光顾』我的『住处』。"
"最恐怖的是下深水田插秧,一下去泥水就在腰以上,手拿秧苗就看见好几条蚂蟥往我这里游,吓得我失声大叫,躲都躲不了,每天都会被咬得满腿满手到处流血。一到晚上看著这些伤口,只有偷偷的哭,惧怕明天的到来。"
"大学毕业后我为何还要受这份罪啊!"一次,慎广兰大声哭喊道。这时,她突然想起儿时姐姐告诉她的话——"天上有一个父亲,他能够帮助你、保护你,不让别人欺负你……"。
"对啊!不是有个天父吗?"
于是她大声向天父祈求,尽管她当时还不知怎样去祷告。"......都说你是天上的父亲,那么,我就是你的女儿。看看我吧,我快活不下去了,你不可怜我吗?"
"如果你是真的,一定要帮我,我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
"那祷告简直是哭诉,有很多的埋怨。"慎老师回忆说,不过那是她发自内心的祷告,是真正用心灵和诚实去祷告的。
后来她天天无数次地如此向天父呼喊,走到绝望边缘,不知明日怎样度过,她唯有祈求天上的父亲。2个多月之后,奇迹发生了…….
一天,一辆车子开到乡下,从车里出来3个军人,指名要找慎广兰。那时正值60年代初期,她在的那个乡下很多人都没见过汽车,好奇的村民为一饱眼福把车子围个水泄不通。
得知解放军找自己,她吓得直哆嗦,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问军人何事找她,他们也不知道,只是服从上级命令行事。于是,她赶紧去河里涮涮脚,带上她仅有的行李——一双破旧的鞋子上了车。
一路颠簸18个小时后,她到了广州。接著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了车才得知原来部队领导找她去演戏,角色是女飞行员,据说部队花费好几个月才找到她的。那次演出很成,后来她被调干入伍,安排到广州空军话剧团工作。
自打那时起,她彻底离开苦难的乡下,相比同龄的一代人,她是幸运儿。从此,慎广兰真正踏上表演与导演艺术之路。
"很多人都说我有福气,每个关卡我都能很快、很顺利迈过。"她说,"不错,我是幸运的,大学吃香时我上了大学,军管(部队吃香)时我在部队,『工人阶级占领一切』的时候我进入工厂,知识份子开始落实政策时,我回到电影厂成为文革后的一名电影演员……"
她说,"这些都不是我刻意安排的,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设计什么,当然也无法设计,毕竟小小的我根本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所以,我后来想这一切的福分都是主耶稣给的,是他一步步带领我,伴我走人生路……"
壮年:急流勇退,异国他乡与主耶稣"团聚"
慎老师当年被选为名导演王为一的接班人也是主的安排,按她的话讲,"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导演。"
那时,珠江电影制片厂领导想物色一位新导演,权衡一圈后选中了慎广兰。那领导说,"选来选去,我们认为你最合适当导演了。""啊?我?!"慎广兰很吃惊。
"你行,要有自信。"她回答说,"好吧,我先学学,不行就再回去做演员。"于是,慎广兰在众多明星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知名导演。
从事影视表演及导演工作近三十年中,慎老师制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例如电影《梅花巾》、《逆光》、《将军的抉择》、《嗨!弗兰克》、《爱面子》以及中美首次合拍的故事片《北京故事》,还有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并参加导演了中国首部荒诞喜剧电影《异想天开》等。
很多人都羡慕导演的荣耀光环,却极少有人了解导演的难处,慎老师坦诚,"作导演其实很难。"所有的片子都要送去电影局审查,评审员都是文艺界的门外汉,却总对片子指手画脚、瞎指挥,而慎老师又是有话直说、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自然得罪了不少人。
慎老师笑说,作导演让她少活十年,常常为改片子的事烦心、睡不著,有朋友说她的性格不适合当导演,建议她能退则退。她也曾想狠下心离开导演这一行,只因手里还有几个本子要拍,所以仍咬牙坚持。
在痛苦中慎老师又向天上的父亲祷告,"主啊,怎么办啊?我为何又那么不顺?人家羡慕我当导演,可我就不想再当这个导演了。求你帮我解脱吧……"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神果然成就她的祷告。
不久,一个非常巧合的机会,她接到来自美国的朋友的电话,邀她去美国看看。她当时心想,"出国?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从未想过要出国,而且我一句英文也不会讲。"所以她也没把朋友的邀请当回事。
1个月后,她在广州收到美国朋友寄来的邀请函,听说用它可申请护照。慎老师心想作为导演也该见识一下护照长什么模样,再说她手里正好有关于出国热的剧本,因此也萌发了自己去体验一把出国签证的过程,当然能出国看看也不错。于是慎老师以出国考察的名义让厂里帮忙申请护照。令她惊喜的是,别人要等很久才能得到的护照,她的5天就批下来了。
又过了20多天,慎老师的一部片子卖得很好,厂领导特给她一个月假期作为奖励。她又萌发去试试怎么签证的想法,心想不如去签试试,就当体验生活了,说不定这是解脱的好时机。
慎老师在国内是知名人士,在领事馆签证处工作的小姐都认识她。从她们口中得知,签证官是临时从香港调来的,大家对他都不熟悉。只知道原来的签证官病倒了所以才临时找人顶替,听说原签证官特严格,3个月没给一个人签过。
待到慎老师进去面试,签证官看了她的照片和导演证、演员证时大吃一惊。"这个……这个真的是你吗?你知道吗,这个电影《北京故事》我看了三遍了!"
"你喜欢那个电影?"慎老师问他,心想那个片子是她一百个不乐意拍的。"非常喜欢!"签证官说, "你看了三遍了?"她又发问。"对!上个星期我在香港时又看了一遍呢。你不觉得它(《北京故事》)好吗?"
"对不起,我还没看过那个片子。"她说。"为什么?"签证官问道。慎老师解释说那片子有一些是在美国取景拍摄,她参加在中国的场景拍完以后,他们就把片子拿走了,整个后期制作与剪辑都在美国。与此同时,电影局认为片中有些内容不好,因此《北京故事》未能在中国上映。
"太没有道理了!"签证官说,"你应该去美国看一看(《北京故事》),你一定要去美国!我现在就给你签。"
就这样她和签证官整整聊了40分钟,这么长时间的面谈,外面的人都吓坏了。那签证官很体贴慎老师,当天就发给她带签证的护照,免得她再来跑一趟。后来她才得知,那天只有她一人幸运地得到了签证。
后来在美国朋友的安排下,她终于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在美国起初的3个月她常为自己是否要回国的事而犹豫不决。朋友劝她既然来了(美国)就不要走了。
"是啊,我不是求主帮我解脱吗?我不是厌恶过去的生活吗?既然主给我开了这条路,我干嘛不走呢?"于是慎老师毅然放下令人羡慕的工作,选择在美打拼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后来,慎老师在纽约中宣会播恩堂受洗归入主耶稣的门下,那日子她记得很清楚——1988年8月28日。之后,她在教会带领从国内来的弟兄姊妹及福音朋友所组成的生命河团契,现在团契做得有声有色,再次见证主的奇妙。
不仅如此,慎老师还利用自己的专业在社区作福音工作,直到如今她仍为主耶稣发挥余热。
「我深深相信,在我还未出生时,神已为我计划好一切了。而且我坚定相信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我把身上遇到的各样难处看作是他给我的课。虽然很苦,但我相信不会超过我所能承受的。这样看来,过去的经历都是神给我的财富。因此,面对困难,我仍活得欢喜快乐,因耶稣与我同在,他的双手在引领我,直到见他的面。」她见证说。
慎广兰:中国表演艺术家转变成基督徒的奇妙见证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