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81年起每年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以喚起人們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並敦促各國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解決糧荒。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今年世界糧食日中表示,全球金融動盪帶來食品及燃料費用上升,令人心惶惶,並引發社會動亂及環境退化等問題。他指出糧價上升前,8億人每晚餓著肚子入睡,在現時的經濟危機下,可能再有1億人面對飢餓與貧困的境況,呼籲全球領袖合作應對當前危機。
世界糧食計劃署主任希蘭(Josette Sheeran)亦表示,食品和燃料費用急劇上漲令解決世界飢餓問題的經費問題變得更嚴峻,呼籲各國關注金融危機之時,不要忽視飢餓問題的影響。
除此以外,綠色和平一份關於中國糧食問題的報告亦在世界糧食日出爐。報告指出中國由於受到氣候變化如氣温上升及水資源減少等影響令耕地面積減少,中國的大米和小麥產量將下降,預計2030年將出現糧食不能自足的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