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基督徒比例在150多年來難突破3%的門檻?怎樣實現台灣基督教宣教事工的騰飛?紐約台灣宣教基金會創辦人暨會長楊宜宜牧師對此有獨到的見解。
台灣宣教基金會日前在紐約發行六週年紀念書刊,創辦人暨現任會長楊宜宜牧師撰文《願台灣宣教展翅飛》分析台灣宣教難破僵局的原因,並為推動台灣歸主運動提出戰略性思考。
在楊牧師看來,台灣宣教疲軟不能簡單歸咎於「台灣教會問題重重」或「台灣基督徒對傳福音冷淡」。
她援引多份權威宣教資料的調查報告指出,「宣教不力、福音少傳並非僅是台灣教會及基督徒遭遇的問題,這也是今日全球教會的通病。」
另外,當心理學的「舒適區理論」於19至20世紀風靡之際,西方基督教界據此也省思信徒是否同樣走不開舒適的教會座椅而影響了宣教的果效。
但楊牧師以自己幾十年教會生活的經驗來看,她絕不相信台灣基督徒是懶散怠惰的。因為經過受洗查經聽道的人都知道傳福音是主耶穌的託付,而且久不傳福音的基督徒都有不少的罪惡感。
經過逾20年的懇切禱告以及用心觀察與思考,楊牧師深信「缺乏宣教管道」才是台灣宣教難打開局面的重要原因。
羊需要有路可走(哪怕是羊腸小道),羊的個性也需要引導;建立多種管道幫助羊羣得以輕易走上宣教之路才是台灣宣教的當務之急。倘若沒有管道,即便信徒有心也走不出去。」她説。
楊牧師於六年前設立的台灣宣教基金會就是建立向台灣宣教的管道。令她感恩的是,神把宣教管道一個個奇妙地向大家顯示出來。
她見證説,從當初唯一的「千元支持一隊(短宣隊)」到如今已先後搭建五條台灣宣教管道,而且每條管道都走上了很多羊兄羊姐,接觸到不少台灣迷失的羔羊,每樣宣教工作都做得有聲有色。
最後,楊牧師期盼台灣宣教基金會能帶領更多台裔基督徒迴流投入台灣的宣教大業,為台灣宣教展翅飛翔齊心努力。
相關新聞
紐約台灣宣教基金會會長楊宜宜受按立牧職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託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