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下心中偶像 化解现代危机第一步

鲍维钧牧师三藩市区主讲湾区研经培灵会第一回
2007年旧金山湾区研经培灵会"现代危机中的盼望"周四晚上揭幕,第一晚主题为"道德危机"。三藩市区聚会在金门基督教会进行,讲员鲍维钧牧师劝勉在坐近250位弟兄姊妹拆下心中偶像,常以神的国度为念,这就是圣洁真神彰显能力来医治世界、化解现代危机的先决条件。

鲍牧师所选的主要经文是马太13章1-23节"撒种的比喻"。虽然这个比喻表面上非常简单,但鲍牧师特别详细解释容易被忽略的第13-15节,指出这就是整个比喻的中心。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著,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太13章13-15节

这番话聼起来十分悲观,仿佛耶稣故意用比喻来讲道使人不能明白他。究竟以赛亚的预言与现代危机又有何关系?耶稣的意思是什麽?鲍牧师追索到旧约以赛亚书6章找出该预言的背景,指以赛亚先知宣告这预言的时候,正值亚述人势力迫近以色列民,贤君乌西雅王又刚刚去世,整个民族正面临著巨大的危机。当时,神就差遣以赛亚先知来对百姓説了这番难以明白、又使聼者难堪的话。

解决危机 先要找出问题根源
要解决一个时代的危机,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鲍牧师以医生为病人诊症做比喻,指能够坦白指出病人的病况的才算是一位好医生。所以,一位真正的先知也必定要讲难听的话,击中问题的根本,才可以帮助解决时代的危机;而一味讲好听的话来取悦不信的人的就是假先知。同样,今日的教会也必定要讲罪,人们才可以得到拯救及医治。

神通过以赛亚先知的口指出以色列百姓的问题,就是"有耳聼不到、有眼看不见"。鲍牧师带领会众查看旧约诗篇135篇15-18节,了解到以色列百姓之所以"有耳聼不到、有眼看不见"的原因是敬拜偶像。

鲍牧师又说,神并不是一开始派遣以赛亚先知就吩咐他对百姓说难堪的话,只是在以赛亚书5章之后才出现这种情况的。这是因爲以色列百姓渐渐离弃了神,成爲了敬拜偶像的群体(赛2章6-8节),时代的危机也随之出现。神通过以赛亚先知说话,为要处理以色列百姓当中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单纯地使用他的大能来化解危机。

这件事给现代人什麽啓示?鲍牧师分析说,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总是祈求神的能力的彰显,祈求神迹的发生。当家人患病,我们就求神医治;当教会需要复兴,就求圣灵的降临。可是,我们总是忘记了每次神彰显他的能力的时候,他的审判也同时出现,这就是危机中的危机。

危机中的危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危机并不只是在外面的环境,而在我们里面。鲍牧师说:"神彰显他的能力的时候,就是彰显他的圣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离开神有多麽远,我们以自己为中心来生活,不知道神有多麽的圣洁。"

因此,他说:"危机存在时,第一个先要处理的就是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处理,神的能力怎麽能够彰显呢?"翻查教会历史,每一次的复兴都是由人先来到神的面前诚心悔改才开始的。

也许有人认爲自己没有拜观音、没有拜黄大仙,就是没有拜偶像。其实,以色列人所犯的罪离我们不远。查看赛2章6-8节,所谓偶像并不只是"东方的风俗",还有凡人手所做的,包括金银、财宝、马匹、车辆等。今日我们不也在追崇这些吗?

鲍牧师又再回到马太13章19-22节进一步解释。三种不好的土地,各有坏的结果。第三种土地象征有世上的思虑阻扰,能导致信仰的死亡。很多人忽略了思虑对信仰的影响,问题在于这些思虑所为何事。马太6章25-32节中,耶稣说世人的思虑不外乎是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我们生活所追求的尽是物质的东西,这种思虑也就是敬拜偶像的行爲。马太6章24节就清楚説明"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有没有人因爲没有好好事奉主也睡不著觉?没有。爲什麽呢?因爲我们就是一群敬拜偶像的人。"鲍牧师尖锐地点出问题,"我们要求神的能力的彰显,就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

拆下偶像 以神的国度为一生的目标
那麽,正确的信仰生活姿态应是怎样的呢?怎样从个人开始来解决现代的危机呢?鲍牧师提醒会众耶稣在马太6章33节的教训"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最后,再看马太13章23节,鲍牧师指出麦子一般只是能够生出3-5倍的果实,但是这里说了30、60、100倍,这代表了神迹。我们常以爲我们要做好才可以进天国,其实在这里表明了天国本来是一个神迹,只有神才能够做到的。即使有这样的、那样的不好的土地,人怎样阻止神的国度的降临,神的工作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剩下的问题只是我们愿不愿意成爲神的国度的一分子。

鲍牧师语重深长地说:"太13章给我们一个挑战。回望你的一生,你能否在神面前说这30、60、100倍的果实中有自己的份儿,或者你感叹自己只有思虑的人生、拜偶像的人生?今天,我们面对著这样的选择。"

鲍牧师指出,面对现代危机,就是我们反省自己的时候,"究竟我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我愿意怎样过一生?我们所看重的是什麽?我们所相信的又是什麽"。

最后,鲍牧师提醒基督徒不要"讲一套、信一套",但愿我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还有勇气祈求神的能力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洁净自己,使我们能在神的国度当中有份,而且不再思虑,而是过敬拜真神的人生。

周五晚上7时半金门基督教会再举行第二场旧金山湾区研经培灵会,欢迎弟兄姊妹参加。


讲员简介
鲍维钧牧师先后获惠顿大学哲学和古典文学文学士(BA),惠顿大学研究院新约研究文学硕士(MA),哈佛大学神学研究硕士(MTS)、文学硕士(MA)及哲学博士(PhD),主修希腊罗马文化与初期基督教历史。自1988年于美国三一神学院新约系任教。鲍牧师英语神学著作甚丰,近年陆续有中文著作出版,现任"天道圣经注释"新约编辑及Zonderv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Series顾问编辑。鲍牧师常被邀请到各教会及聚会讲道,并曾被邀作港九培灵大会讲员。



相关新闻:
回应神的呼召 危机中见证神的能力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