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霖生命見證:衝出孤獨 在愛裡得醫治

吳宏霖
吳宏霖

挫折會過去,傷害會被醫治,可是如果一直覺得自己不被人愛的話,「真的很痛苦,比死還要恐怖。」現在居住在三藩市的全職媽媽吳宏霖説,「我需要幫忙了。」

童年的創傷似乎是難解的問題,一旦存在就難以消除,之前的吳宏霖也是如此,深陷在成長經歷帶來的孤獨感中,但是現在她告白:「當神的愛能夠填滿那個記憶的時候,很奇妙的···突然間那個害怕的感覺就不見了—— 那個被拒絕的感覺就沒有了。」

吳宏霖出生在台灣一個富裕的家庭當中。物質的豐富並不能代替家庭情感的缺失。她的父母經常吵架,她回憶父母爭吵的場景説:「媽媽有時候會全身氣到抽筋,在我的面前就被架走帶到醫院。」

由於父親的公司一直出現問題,家裡經常被要債,以至於她為了避免被綁架而不能去上幼稚園,甚至有一次在只有保姆阿姨在的情況下遇見了來催債的人。這些都讓小小的她產生了深深的不安全感。

五年級的時候,吳宏霖跟媽媽和哥哥遠赴美國生活,爸爸留在台灣。不久之後父親的公司破產,媽媽的壓力變得更大。吳宏霖説,「(媽媽)以前還會笑還會聊天,但是現在就是非常嚴肅,她好像決定要過自己的生活,經常幾個禮拜就出去玩去了,」

缺乏了媽媽的關注,吳宏霖覺得長時間自己被拋棄、被拒絕,久而久之,她得了抑鬱症,整天哭泣,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當時的情感已經是不健康的狀態,只是在傷心的同時,不斷在其他方面、特別是學業方面尋找自我價值。

中學初一時,吳宏霖在一個暑假營會中認識了神,當時她就感受到了神的存在,第二個禮拜後就接受了洗禮。然而信仰未能令她感到被救贖,她説:「我理解真理很快,但是當時並不覺得自己需要被救贖;我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快樂的人,是一個很風光的人。」

長大後,她成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她意識到自己對這些小孩子有很強的同理心,對幫助人的事越來越上癮,因為這樣就可以忘卻自己的問題,她説:「我看到了我所有生活周遭人的問題,可是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有問題的,所以我看得到他們的問題。」但是她的恐懼感卻一直增加,「我只好咬緊牙關繼續追求神。」

創傷未得醫治,在與丈夫王華民步進婚姻殿堂後,她的不安蔓延到家庭中,也影響了她作為母親的角色,她憶述:「沒有辦法給他們無條件的愛,因為我也不知道那個愛是什麼,雖然我已經跟隨神這麼多年,可是因為沒有接納自己沒有愛自己,自己的骨肉出來,有自己孩子的時候,那塊對自己的拒絕感會影響到孩子。」

但是神無條件的愛完全改變了她。吳宏霖哽咽著説,「神跟我説,妳不要怕,我會照顧妳。妳要到我的愛裡面去得到醫治。」

隨後她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成為一個全職媽媽,亦慢慢經歷到上帝對她心靈的醫治:「我覺得現在的我就像家裡一個軸心,從神這邊得到的愛,讓我整個家,屬於一個非常平安平和的狀態。」

吳宏霖告白説,以前她感受到神的愛,但是自己裡面卻是空虛的:「可是現在的不一樣,我先去知道神是愛我的,就是每天起來我就知道我是被愛的,是很自然地流露出來,每天就在這個愛裡面非常地開心。」

她的朋友李薇屏也見證她變得更加積極樂觀了:「我可以感受到上帝在她的生命中一個很大的翻轉。」

不再被孤獨感所綑綁,從「不被愛」的束縛中被釋放出來。吳宏霖為自己總結説:「以前我覺得我一定要去做一些事,人家才會覺得我是有價值的,其實人要先有完全知道自己是被愛的那樣子的價值觀以後,才能真正對這個社會有真正的價值存在。」

(吳宏霖的生命故事被拍成《恩雨之聲》見證節目,向人見證上帝如何將她從黑暗絕望中釋放出來)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