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傳奇人物曾慶發:當代富商浪子的回轉見證(下)

大馬傳奇人物曾慶發:當代富商浪子的回轉見證(上)

妻離子散,跌入萬丈深淵

凡是沉迷於賭博的人都沒有好下場的,曾慶發也逃不過這厄運。最後,他不僅把一生賺來的錢財全都輸光了,還欠下一屁股債。為了躲避債主,他猶如喪家犬四處逃竄,多次自殺未遂,深感度日如年。

破産之後,曾慶發的酒肉朋友都離他而去,就連親人也和他劃清界限、甚至是落井下石,他頓感世態炎涼。為了不想拖累家人,同時支持在美讀書的長子,曾慶發投奔生活在澳洲墨爾本的妹妹家,希望在當地找到合適的工作。

起初妹妹還不知道哥哥破産一事,但沒過幾天,他們收到一封大哥女兒寄來的親筆信,除了問候外,她提醒大家不要接待曾慶發,並造謠説他破産後到處行騙就連親人也不放過……讀後,曾慶發心如刀割、異常悲憤,「為何親人不但不不出手相救,反而造謠中傷、落井下石?」他不解,心情痛苦萬分。之後,他奮筆疾書,分別寄給大哥及其女兒,義正嚴詞地要求他們解釋清楚……最後,父女倆向他認錯道歉,這才冰釋前嫌。

曾慶發覺得妹妹家不是久留之地,而且也不想給親人添麻煩,於是他鼓起勇氣自己到外面尋找工作。幾經波折,他好不容易在一家印度廳找到洗碗兼打雜的工作。

用「龍遊溝溪招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形容他在澳洲的打工生活再合適不過了。每逢廳生意興隆,他就忙得半死,累得腰痠背痛,連飯都顧不得吃。若生意較淡時,廳的廚師就閑著無聊,把曾慶發當作寵物,任憑他們戲弄。那個受辱的情景他永遠忘不了,「一個廚師掐住我的頸部,另一個人拽起我的雙腳,然後把我抬到火爐上烤我的屁股。我不敢掙扎,深怕自己會掉進爐底就一發不可收拾。有時也會被推倒在地上戲弄到流血的地步……」他説。

為了供應在美國留學的長子的學費,曾慶發忍氣吞聲、不敢反抗,默默地忍受心靈和肉體上的折磨,將淚水吞進肚子裏。實在忍不住了,就把自己反鎖在厠所裏嚎啕大哭。

他也常常獨自一人漫步到附近的湖畔回憶當年的往事,對比現在的潦倒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想當年,他生活奢侈、揮金如土,在大馬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如今他連區區三塊錢一碗的雲吞叉燒麵都捨不得買來吃,只能偷偷拿廳吃剩的咖喱飯充饑……回想這一幕幕場景,他禁不住跪地痛哭、仰天呼喊。

為了還債、供應長子的學業,曾慶發擦幹淚水、堅強地面對現實,繼續忍辱負重、拼命工作。

人的盡頭,神的起頭

曾弟兄説,回想當年的悲慘遭遇,他對此非常感謝神。因為人沉浸在奢華宴樂時往往不會尋找主的愛;若不經歷這些苦難,他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找到他人生的至寶——耶穌基督。所以苦難成為他認識神的一個轉折點。

神用祂那看不見的雙手默默帶領曾慶發的人生,經歷死亡的低谷,他的人生迎來了轉機。1988年,曾慶發返回大馬,接著全家非常幸運地獲得赴美的旅遊簽證。當年他踏上美利堅的土地時,還差一個多月便到50歲了。

當時,他全家居住在紐約的法拉盛。然而,新移民的生活是很艱辛的,剛開始他們一無所有,連睡覺的枕頭和被褥都捨不得買,把在路邊拾到的厚紙皮箱當作飯桌用,椅子則是從百貨公司撿來的牛奶箱……由於生活所迫,全家人都分頭去找工作。雖然曾慶發有管理大公司的經驗,卻毫無用武之地,只能再回到館做苦工。

館廚師楊師傅得知曾慶發的遭遇後,願意出錢找他合夥做生意。在曾慶發眼中,楊師傅是他的大恩人。於是在楊師傅的支持下,他在法拉盛中心地帶開了一家職業介紹所,但由於人生地不熟、又缺乏經驗,不用多久公司就被迫關門。

就在山窮水盡之際,賭性難改的曾慶發大膽把職業介紹所改成牌九賭館。沒想到賭館一開張就生意興隆,每天都能收到很多偏金。由於樹大招風,賭館很快被當地黑幫盯上,沒過多久也關門大吉。

憑藉手裏的一些積蓄,曾慶發又和幾位朋友融資開了大馬廳盼望東山再起。那時,他的長子斌文加入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成為代理員。因他從事保險業而結識了一位印尼教會的牧師。他們之間經常來往,牧師也常來他家傳福音。

有一天斌文向真理屈服,在聖靈的感動引導下決志信主,不久便受洗成為基督徒。當時,曾慶發強烈反對兒子信主,畢竟傳統的舊觀念很難打破,在他眼中,耶穌是外國的神,信耶穌就等於背祖叛教。

不過,斌文的生命改變讓曾慶發認識到基督教的與眾不同,從此他和教會打上了交道。到教會後,他發現弟兄姊妹非常有愛,他們不僅謙卑待人、互相關懷,還彼此饒恕對方的過犯、同心合一的禱告……看到這些場景讓他不禁感觸萬分,強烈感受到神的大愛,這火熱的愛逐漸熔化他剛硬的心。

不久,家人都逐一信主,只剩他一人在信仰大門外徘徊。後來,一場驚心動魄的槍擊案把他推進了信仰的大門。他回憶説,有一次持槍歹徒闖入館向他連開三槍,所幸子彈並未打中他。回想與死亡插肩而過的經歷,他都倒吸一口涼氣,感到後怕。

事隔二天,長子斌文對他説,「爸爸,這次的槍殺事件你毫髮無損,不是因為歹徒失手,而是主耶穌搭救了你、保護你,我相信祂今後一定會使用你!」聽了兒子這一番感人肺腑之言,曾慶發大受感動,終於在1994年6月15日受洗成為基督徒,浪子回頭的曾慶發終於回到父神的懷抱。當時他已是55歲,這也印證了聖經中的話:「一人信主,全家得救。」就這樣曾家發生180度的大轉變,正式成為主的門徒。

美國夢、天國夢

與很多新移民一樣,曾慶發也是抱著「美國夢」來紐約打拼的,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大馬廳做有聲有色,但因沒有合法身份不能為館自行報税,每次都要託人代理,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擁有一張能夠報税的工卡是他眼前最大的夢想。

一位朋友聽到他的煩心事,就告訴他在中國城有一家神通廣大的事務所,幫助好多人申請到工卡,而且無需經過移民局問話,那位朋友的工卡就是通過他們辦理的。聽到這個好消息,曾慶發是又緊張又興奮,儘管心裏有些懷疑,但當他看到朋友的工卡時便下決心試一試。

到了事務所,辦公小姐告訴他只要交納150塊手續費並在申請表格上填寫地址和簽名即可,其餘的事情事務所能全部搞定,並承諾「無需經過移民局問話」。

回家後,全家期待這個好消息儘快來到。大概不到一個月,某天早上他們收到從移民局寄來的信。大家興高采烈地打開信封才發現裏面根本沒有工卡,而是通知他們一定要到移民局接受問話。頓時,全家炸開了鍋,嘆息聲、埋怨聲、爭吵聲沸騰。到底去,還是不去?一連幾天,大家都對這件事爭論不休。

這時,長子斌文説,「身為基督徒是不能逃避不去的,或許神有祂的美意,我們還是把這件事交託給主吧。」大家接受斌文的建議,一起跪在神面前做了同心合一的禱告,決定如期赴移民局接受問話。

見了移民官才發現,原來那個所謂神通廣大的事務所是用偽造的資料申請工卡,除了地址和簽名,其它信息都是假的。曾慶發心裏亂作一團,這時聖靈提醒他「不要作假見證。」他便向移民官道出事情的原委,承認眼前的資料全是偽造,欲重新申請。

移民官告訴曾慶發,因申請資料屬偽造,所以當天不能把工卡發給他。讓他先回去,到時候他們會寄信通知上法庭解決此事。這一結果猶如一聲驚天響雷炸碎了曾家的一切美夢。無奈之下,只好聘請一位移民律師代為出庭。律師建議他們利用政治庇護或宗教迫害的名義申請居留,但曾慶發深知馬來西亞從未有政治、宗教迫害的先例,恐怕勝算不大,於是全家陷入惶恐之中。

之後,法院主控官讓辯護律師勸他放棄上庭,「好心」轉告説,他的案子勝算不到一成,敗訴後必須在一個月時間內離境;若他自願放棄上庭,法官可給他9個月的期限去處理業務再離開美國。

就在決定全家命運的一霎那,他很清楚聽到微小的聲音:「孩子,不要怕,我常與你同在。」於是他張開眼,憑信心站起來舉起右手很大聲説:「我要上庭!」這一強有力的話讓在座的法官、主控官、律師甚至包括他的家人都愣住了。

上庭後,咄咄逼人的主控官發現自己手頭的資料和曾慶發的內容不符而且不夠齊全,於是不得不宣佈延期至12月14日開庭再審。這一延期卻給曾家帶來新的希望。原來到12月14日為止,曾慶發已在美國居住超過7年,按照當時的移民法,他可申請「七年綠卡」。

經過悉心而又緊張的準備,法庭終於批給曾家七年綠卡。聽到勝訴的好消息,曾慶發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開始嚎啕大哭。口中大喊著「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本來,他只是想要一張工卡用來作報税之用,可沒想到經過這一波折,神給了他更好的綠卡,從此他不僅可以堂堂正正地報税,還可以永久居留在美國。現在曾家都入籍成為美國公民,再也不用為報税、居留的事情發愁了。

現如今,曾家成為名副其實的基督化家庭。曾弟兄夫婦倆是教會多年的核心同工。曾弟兄的長子斌文在長島Upper Room教會擔任兼職牧師,該教會成長很快,會友近5千人,斌文是唯一的華人牧師;不僅如此,斌文還現任大都會保險公司高級經理,因著神的恩典他在2009年的業績上贏得全美華人中名列前茅、全美國排名第九的佳績。

次子斌武現在駐加州當傳道人。曾弟兄的二位女兒和女婿也都一同在教會服事。他的9個孫子,都在不同教會接受裝備訓練,全家組成基督的大軍隊來事奉神,每天都福恩滿溢。

現在曾弟兄經營全紐約亞裔最具規模性的新金馬電召車公司,生命更新的曾弟兄讓神當公司的老闆,一切遵從神的話語去行事。因著神的恩典,公司生意蒸蒸日上,不斷發展壯大,甚至打開了國際市場,服務質量在海內外客户中有口皆碑。曾弟兄見證説,神給他的恩典實在是訴説不盡。

如今曾弟兄已過70歲。對很多人來説,70歲意味著步入老年,不免有些惆悵;但曾弟兄認為即便是將燒盡的蠟燭,它所發出的光依然能照亮世上的黑暗,他相信主會好好用他去贏取更多失喪的靈魂來榮耀祂的名。

值得一提的是,年過古稀的曾弟兄身體特別棒。他告訴記者,除星期天外,他堅持每天兩次到YMCA打壁球,多年來風雨無阻,練就出過硬的體質和敏捷的反應力。曾弟兄還笑説,他在YMCA是壁球高手,很多年輕人都是他的手下敗將。他強壯的體魄令不少同齡人羨慕不已。

他還説,堅持打壁球不都是為了強身健體的緣故;其實壁球運動也幫助提升人的反應能力。新金馬公司的司機雖然都是華人,但卻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的背景、文化、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都不同,人事關係處理起來比較複雜,管理非常不易。所以作為公司的老闆需要有敏捷的反應能力,來應對各樣的挑戰;再加上有一個好身體可以更好為主事奉。因此壁球運動對他的幫助是很大的。

展望未來,曾弟兄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樂觀和希望,用他的話來講,「70歲,是我人生新的開始。」

  • 專訪:富勒神學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會經驗,啟示亞裔移民教會

    專訪:富勒神學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會經驗,啟示亞裔移民教會

    作為一位牧師、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擁有38年牧會經驗,並在美國的拉美裔移民教會中有深度參與及屬靈影響。在最近接受《基督日報》採訪中,她回顧了自己對拉美移民教會的研究、深入探討了移民教會中代際之間的緊張關系,並分享瞭如何通過對話與和解來跨越這些代際鴻溝。她的觀點不僅對拉美移民教會具有指導意義,對亞裔美國教會也有著深刻的借鑒作用。

  • 贊美之泉2025年亞洲巡迴演唱會將覆蓋5國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華人敬拜音樂事工贊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佈其2025年亞洲巡迴演唱會及暑期兒童敬拜特會行程,涵蓋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多個城市。這次巡迴不僅包括敬拜贊美,還包含敬拜培訓、女性特會及暑期兒童敬拜特會。

  • 狄更斯經典信仰作品搬上熒屏 《萬王之王》預計復活節上映

    由Angel Studios製作的動畫電影《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計劃於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這部作品以英國文學巨匠查爾斯·狄更斯的故事為基礎,講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親的講述中領略耶穌基督一生的傳奇。

  • 觀點:人工智能與社交媒體,基督徒應如何看待潛在的挑戰?

    在過去的幾天裡,中國AI初創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製作出了類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驚了科技界(以及美國股市)。再往前幾周,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宣佈結束第三方事實審查計劃;2024年末,澳大利亞政府出台了社交媒體年齡限制法,以保護年輕人。技術變革已經主導了2025年的開始。AI對我們理解上帝和社區有何影響,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養機構繼續關注中國收養問題

    自2024年8月中國終止跨國收養項目以來,近300個美國家庭陷入困境。美國福音派收養機構「生命線兒童服務機構」(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會繼續向特朗普政府尋求解決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後幾個月對此問題沒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過外交渠道對這一問題提供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