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达到3,500万,其中80%定居在东南亚各国,而单单在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伊斯兰教国家的华人就达到1,600万。华人教会要如何透过这些人推动回宣?真光协会创办人庄祖鲲牧师指出,首先需要了解这些海外华人的移民背景、宗教信仰及与当地人融合的状况,策略上则以东南亚各国为基地,由当地回教区逐步向更大的伊斯兰世界推进。
庄牧师在刊登于《华传路》第65期的回宣专文《东南亚华侨与回宣》中,介绍了历史上华人移民潮的几个阶段:宋元时期、明朝初期、明清之际和清朝末年,而华人移居东南亚则早在宋朝覆灭时就开始,到明朝末年开始增多。至今,东南亚各国华侨共有2,000多万,其中印尼800万、泰国600万、马来西亚542万、新加坡307万、菲律宾100万,九成以上都是过去一百年间新移民的后代。
此外,东南亚各国还有许多由华人移民和当地人通婚而生的"土生华人",未被完全列入"华侨"的统计数字,实际数目也难以估计。但庄牧师特别指出,这些"土生华人"在宣教上是极佳的桥梁人物,因他们对当地语言文化的掌握大大优于传统华侨——"如何结合华人教会与这些『土生华人』教会的力量来推动宣教,是本世纪华人教会的重要使命。"
在宗教信仰方面,庄牧师列出具体数字表明,虽有一千多万华侨居住在伊斯兰国家,他们当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比例却相对不高。与此相反的是,马来西亚最近十年来基督徒人数大增,信仰中国传统宗教的人则锐减。马来西亚马华宗教局主任2004年底发表报告指出,中国传统宗教已很难吸引年轻一代的当地华人,马来西亚华人中有10%自称信仰基督教。
而在印尼,华福印尼区委会1986年统计得到华语教会约有会友10万人,但在讲印尼语的华人中则有80多万基督徒。因此,与马来西亚一样,印尼华人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多于信仰回教,加之印尼华人本地化程度比马来西亚更高,在向印尼裔伊斯兰教徒宣教时更有特殊的优势。庄牧师表示,印尼有超过5,000万信仰混杂式宗教的"民间伊斯兰教徒",这些人将成爲当地回宣的首要对象。
庄牧师最后总结说,华人在推动东南亚回宣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首先要有普世华人教会同心合作推动回宣的观念,绝不能单打独斗。
2. 其次,应该以东南亚华人神学院为培训回宣宣教士的主要基地,招募中国及海外各地有心志投入回宣的信徒予以集中训练。
3. 最后,各神学院应以本国回教区为首要的宣教对象,例如菲圣神学院针对菲南民答那峨岛,马来西亚及印尼神学院分别针对马来西亚和印尼群岛。长期再考虑向南亚、中东及中亚各国差派宣教士。这才是循序渐进的的做法。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