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民間維權組織「公民維權網」1月3日發表報告,指中國維權人士2005年的工作、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並普遍受到政府的嚴密監控和壓制;但2005年同時也是中國公民人權意識覺醒的一年。在這份中國民間維權人士起草、英文版已提交聯合國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當局在2005年對人權衞士有目標的打壓日益加劇:「從05年1月到12月,許多民間維權人士頻繁受到各種形式的打擊和監控,如軟禁、監視住宿、傳訊、限制行動自由、被強行帶到異地看管、跟蹤叮梢、竊聽、監控電腦網路、搜查私宅,以致在警察嚴密監視下放任便衣人員毒打,等等」,而這些暴行「就在聯合國酷刑問題特使曼弗雷德•諾瓦克先生於年底(11月21日至12月2日)訪華期間也絲毫沒有收斂」。但報告也指出,中國官方「在2005年年底釋放維權人士郭飛熊和被羈押的太石村民、以及此前有關官員前往醫院看望被毒打致傷的維權人士趙昕、並表示要依法制裁打手等做法值得鼓勵」。「維權網希望在2006年新年伊始,中國政府開始認真落實中國憲法和其所批准的國際人權條約,繼續對民間和國際呼聲做出這種良性反應」。而在公民維權意識方面,報告表示中國公民自發的維權活動打開了新的空間和路徑,由行政請願(上訪)發展為:「(1)在中國現有法律的框架內進行依法維權;(2)在行政請願無效的情況下尋求司法救助;(3)在尋求司法救濟遭到官權壓制時呼籲國內外輿論救助;(4)在窮盡國內司法救濟仍然無法解決時繼續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或國際人權組織尋求救助」。報告同時列出數十個維權者受迫害的典型案例,闡釋中國民間維權人士的艱難處境。其中有為眾多維權人士、包括北京蔡卓華牧師提供法律服務的高智晟律師,去年11月因發表公開信呼籲當局停止迫害法輪而被勒令停業1年的事件。報告也提到2004年8月因調查散佈浙江家庭教會受迫害情況而被判刑的基督徒劉鳳剛、徐永海和張勝其,這三人中張勝其和徐永海本應分別在2004年11月和2005年年底刑滿釋放,但至今沒有人獲得他們被釋放的消息。維權網又在報告中呼籲政府「立即中止迫害政治和宗教異議人士」,釋放維權者,依法懲辦非法打壓維權公民的地方官員。公民維權網由中國公民李健於2003年創辦,顧問包括中國知名作家艾曉明、吳思、經濟學家茅於軾、哲學家徐友漁、袁偉時、歷史學家朱學勤、法學家賀衞方、新聞學者及新聞工作者焦國標、鄢烈山、盧躍剛、維權律師範亞峯、高智晟、張星水、朱久虎、滕彪等128人。該網站2003年11月剛剛問世20天時就被北京市電信管理局遮罩,2004年8月再次遭到遮罩。創辦人李健也多次被當局約談,不過他在接受美國之音記者訪問時説,他認為與當局的溝通是必要的。李健又在訪問中表示,希望中國政府善待從事公民維權工作的人。「因為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參與會推動中國的法治進程,會有利於國家真正的穩定以及未來的發展,而且也有利於化解現在的這些矛盾,使中國走向一個社會轉型和制度更新。」報告中英文全文可見:http://www.gmwq.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30&ID=11084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
-
中國家庭教會接收奉獻遭「詐騙罪」指控 引發國內外聯合聲援
近年來,中國多地家庭教會因接收信徒奉獻被當局以「詐騙罪」名義進行刑事指控。臨汾聖約家園教會成為最新的目標。2024年年底,教會成員、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領袖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以「詐騙罪」名義迫害教會,呼籲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釋放被捕人員。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