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默念十架七言:救恩不会因疫情停止

四旬期默念十架七言:救恩不会因疫情停止
四旬期默念十架七言:救恩不会因疫情停止

四旬期(或称预苦期)进入最后一周,基督教传统信徒默想十架七言纪念耶稣基督钉十字架救赎的大爱。中国神学研究院实践科助理教授潘怡蓉在学院脸书的"注目看耶稣:默想十架七言"析解七言应对今天疫境下的现代意义。

预苦期默念耶稣五范畴

潘怡蓉首先指出,预苦期信徒默念耶稣与行动包括5范畴:1.藉与基督联合克服邪恶的势力 2.效法基督的苦难;分担基督的救世工程 3.记念主的受苦之爱,为自己的罪悔改 4.视为等待圣灵运行的一种旷野准备 5.省下来的金钱可用以帮助贫穷者。

十架七言析解:救恩不会因疫情停止

她继而逐一析解十架七言。第一言, 路加福音23章34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借此默想我们没有好管理大地祷告和悔改。

第二言,路加福音23章43节:"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耶稣基督在祈祷的时候处于嘈杂的环境,祂对悔改的强盗表示,上帝接纳悔改的人,今天我们在疫情中的呼求,可能被人忽略但耶稣听到接纳我们卑微的祷求。

第三言,约翰福音19章26至27节:"妇人,看哪,你的儿子。看哪,你的母亲"潘怡蓉解释,耶稣的母亲与门徒处于心灵失望状态,绝望的人是没有无能力的,自己也沉没在悲伤中,悲伤而来的是孤单,耶稣要门徒和母亲在悲伤中连结。在疫情里,我们看到地上的事情也受到影响,上帝却要我们看到身边有弟兄姊妹,耶稣呼唤我们打开心灵彼此关顾。

第四言,马太福音27章45至46节:"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潘怡蓉又指,耶稣在十字架最大的痛楚是与上帝的分离,有解经家认为这是耶稣的祈祷。在疫情人在工作、家庭、教会、社会各有悲伤和痛楚,我们发出深层的呼喊上帝是聆听的。

第五言,约翰福音19章28节:"我渴了!"潘怡蓉形容该句是耶稣基督的状态已失控,代表对天上的父的渴求。我们服事人心力智慧不足也可向上帝呼求给予赐恩。

第六言,约翰福音19章30节:"成了!" 成了背后代表耶稣心满意足地完成了上帝托付的使命。潘怡蓉鼓励信徒在预苦期寻问上帝在我们人生阶段、在这处境,究竟有什么事情要成就,以致日后回望心意满足地完成上帝的使命。

第七言,路加福音23章46节:"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潘怡蓉表示,耶稣与上帝最深层的关系是完全的信任,不单止顺服,是绝对相信上帝的介入,成全最美好的事情。历史的主知道我们的过去和未来,祂的救恩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止。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