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福增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院长)
中共建国后,一直希望扩大三自革新运动的代表性,争取更多教会人士参加。部分教会领袖审时度势,出于保存实力及空间考虑,决定与中共合作。但革新运动仍面对不少教内阻力。其中王明道坚决为了"信仰"缘故,不参加三自(后来再成为公开反三自)。在党国定下的"大团结"硬任务下,统战部、革新派千方百计地要争取王明道。一方面派人到其教会内,搜集王的"反动"言行报告;另方面,又软硬兼施,恩威并重,希望王屈服(甚至有些不喜欢王的教会人士也要放下身段去游说王)。1954年7月的全国基督教会议就是最后争取王的机会。但王明道仍拒不参加,争取王明道的任务失败了。
1955年2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将王明道等属灵派与三自的斗争,定性为"政治性"的阶级斗争,是"反革命反子""有意识地利用宗教信仰与宗教矛盾,企图用一层『宗教』的迷雾,把政治问题掩藏起来,以蒙蔽群众"。因此,定下了"分化、削弱、打击"的工作方针,具体而言,是"挖根",争取及发动其教徒群众;同时争取其中的"善良分子"向政府靠拢;最后打击其反动言行,"抓住其政治性反动言论"。习仲勋(习近平父亲)在会上,明确了"分化上层、打击反动分子,争取善良分子"的策略,借此促成对方的"分化",并"专门打击王明道"。7月《天风》发表〈加强团结,明辨是非〉的社论,点名批判王明道。同时,北京开高校开展控诉王明道的运动。8月8日凌晨,王明道被捕。全国教会展开声讨王明道的基督教反革命集团。(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笔者曾撰〈革命时代的反革命:基督教"王明道反革命集团案"始末考〉,《中研院近史所集刊》,期67;另《王明道的最后自白〉(香港:2013))
重温历史,可见中共的统战手段,从来是"团结"与"斗争"并重,再视乎不同的政治形势及需要,调整其中"团结"及"斗争"的比重。
泛民否定政改,像当年王明道及他影响的"属灵派"不参加三自一样,破坏了中共定下的爱国政治任务。是次政改跟以前不同,反对者被定性为反一国两制,不爱国爱港。
雨伞运动是香港公民社会向北京说"不"的展现,再由泛民否决政改,正式以体制(立法会表决)方法,为抗争划上阶段性的句号。中央会重新评估香港形势,为后政改的对港政策订下方针。一如既往,中央不会放弃"分化"泛民(如同当年分化属灵派),锁定死硬反对派,予以最大打击,同时继续争取其中部分"善良"的泛民靠拢中央,借此削弱泛民。但是次表决结果,中央对"泛民"不同成员的政治属性评估如何?总的来说,一定会扩大斗争面及比重,藉更大的"斗争"促成"团结"。
后政改的香港政局如何发展?其中的关键仍是中央的取态。事件由始至终是政治问题。如果中央继续奉行斗争硬路线,像《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表现的杀气,一方面在政治上清算泛民(票债票偿),另方面继续重用周融之流,及甚么"爱字派",群众斗群众,并争舆论阵地,那香港只会进一步对立及撕裂。
中央仍企图分化香港。我们要作好预备,在一个持续分化,甚至对立的局面中,坚守岗位,巩固公民社会力量,不让强权势力蚕蚀及得逞。别再期望"明君"了!每一次中央领导上台,就期望他是开明改革派,结果是一再失望,然后又想办法为其解释。民主从来不是当权者恩赐的。
如何面对跟自己不同立场的人?当然,要学习扬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但在持续分化及进一步撕裂当下,加上中央及西环的因素,公民社会如何处理矛盾及不同意见,这绝对是极艰难的功课。除了争取公平的选举制度外,也不要忘记公民文化的培育。
民主路,真是漫漫长路……
(本文蒙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