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旧约先知耶利米目睹耶路撒冷陷落,从哀愁中看见盼望,对今天的信徒有何启示?建道神学院副教授高铭谦在一旧约讲座会,析解当中的"盟约神学",凡遵守神命令便得福。
高铭谦首先指出,耶利米哀歌有两个整全性:1. 盟约神学,指以色列民遵守神的命令便得福,相反便受到咀咒;2. 接受盟约神学的确信,同时真诚地向神发出自己的悲哀与质问;他继而详解两个整全性的内涵:
盟约神学的整全性包含"盟约的盼望",诗人在申命记28章从苦难背后质疑为甚么是指犹太人被掳,并非被巴比伦人打败,是违反神的盟约受到惩罚。耶利米哀歌1章13至15节,诗人质问神施行的暴力:"神降火到我的骨头"、"铺下网罗在我的脚"、"把我交在敌人的手"、"气绝所有我的大能勇士"、"祂压碎我的少年人",这些都是人眼中看为非常暴力的字眼。
然而,盟约当中存著盼望,耶和华必然救回被掳的子民,呼吁以色列人回转归向神,耶和华必从那里将他们召回来(申命记30:1-3)。今天的信徒在苦难中反思:"我是何等的人",经验新事物逆转咀咒,相信耶和华也是我们的分。
此外,高铭谦引用约伯记说明"绝望中得盼望",约伯是个义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场景好像在法庭,神是审判官、约伯是被告、三位朋友偏帮神。约伯虽绝望但有盼望,相信苦难一定过去,以致说出:"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约伯记42:5)
"亲眼看见 "意味著约伯还未死之前能亲眼看见神,最后约伯得到复原,但这复元不等于还原之前所丧失的。
高铭谦说:"亲眼看见神不会复原起初的模样,但却能有机会让神介入,把遗憾成为过去,为丧失带来医治。"因此,人在苦难中敬畏神,得著两种智慧:一,人在神的创造秩序中得到福气;二,人在苦难中沉默,敬畏神、看见人的需要。
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会友事工部1月15日举办旧约讲座会:"哀伤、隐藏和活在当下",建道神学院副教授高铭谦主讲,YouTube直播,2,000多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