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同性婚姻的多元成家法案所引发的争议在台湾持续燃烧。反对多元成家法的学生代表27日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宣布成立"捍卫家庭学生联盟",号召全台学生参加月底的守护家庭游行活动。
曾有民调显示大多数台湾青年学生对同性婚姻抱持赞成态度,然而"捍卫家庭学生联盟"的成立对这类民调给与一定程度的质疑,事实上学生界仍有较强反对破坏传统婚姻的声音。
台湾各大媒体普遍报导了"捍卫家庭学生联盟"的成立,传递他们反对多元成家法的诉求。面对同性恋主义风潮,这些大学生敢于表达捍卫传统家庭的理念,其勇气受到教界与有识之士的肯定。
据报导,捍卫家庭学生联盟总召、辅大学生施俊宇表示,家庭不仅只是婚姻之下的产物,健全的家庭是由异性所组成的双亲家庭,而父母的教养能对孩子的成长树立榜样,也是人格养成、建立价值观的重要环境,是社会环节的基础。
施俊宇对多元成家法表担忧。他说,若同性婚姻、多元成家、通奸除罪化的法案通过,等于变相承认性解放,这将冲击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在这种婚姻制度突经重大变革的前提之下,尤其对于下一代的教养问题,更是攸关重大,更甚者影响层面扩及整体国家发展以及社会结构。
在东吴大学就读的马来西亚华裔成同学则说,"海内外的华人社会都注重家庭伦理,从不同称谓可以得知,也是我们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的最佳证据"。
然而他认为,多元成家草案将影响的不单是台湾,更影响整个大华人世界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打破数千年大华人的宗族、文化传统,有必要吗?"他质疑说。
来自师大的女学生代表叶同学从教育层面对多元成家提出质疑。她自身就读师范体制大学,出了社会后将走入教育界服务,不久后也会面对婚姻,对于多元成家草案和当前的性别教育很担忧。
她点名"性别好好教"、"认识同志教育手册"等教材以及《青春水漾》影片,表示她不认同在孩子们价值观成形的阶段就鼓励探索自己是否为同性恋,并教导如何进行同性性行为;她还认为教育应该注重的是如何避免婚前性行为。
在叶同学看来,知识可以从学校教育补足,但是人格的养成和处事态度,须在家庭教育中养成。而对于具争议的性别教材,其中教导孩童如何进行同性性行为,在孩子的认知发展尚未成熟前,就先被浸泡在此种混乱的观念中,前景令人担忧。
她还表示,法律是道德维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倘若推动多元成家法案合法化,未来学校该如何对不适合的教材说不?
捍家盟支持"下一代幸福联盟"发起的11月30日守护家庭游行活动,并号召学生"著黄杉、上凯道",捍卫他们对此议题的主张。施俊宇表示,已透过网路号召500人,希望有更多学生响应。
台湾大学生团体反同性婚姻 吁学界守护家庭
田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