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利哥一役中,以色列人因仰赖耶和华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但是经历胜利后出现了后遗症,令他们接下来经历极大失败——艾城的惨败。陈世协牧师在《约书亚记》第七讲中,讲了人在胜利后容易冲昏头脑,让罪进来,因此要严格地对付生命里的罪过,得胜试探。
在《书》7章中,因著亚干取了不该取的物,犯罪令以色列人经历了艾城一战的惨败。但除了亚干的犯罪外,早在探子窥探艾城时,他们已开始显出轻敌的样子,从探子的回报可得知:"众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劳累众民都去,因为那里的人少。"(书7:3)陈牧师表示耶利哥的胜利太戏剧化了,令他们沉醉其中:"我们很容易骄傲,得胜时容易放纵,令我们走下坡。多数人会处贫穷而不懂得处富足;不少人能处失败,但很少人胜利中仍能保持良好的品格。"
在《圣经》的历史中有不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例子:尼布甲尼撒王得到一切就骄傲了,在他自以为是时神的审判临到,他便在野外吃草像牛一样。伯沙撒王用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圣殿神圣器皿饮酒,冲昏头脑,结果神的指头显出,在墙上写字。大卫登基后一年有美好战绩,但太阳平西时才起床,并看到女人沐浴而犯奸淫。百姓奉承希律王说他的声音是神的声音而不是人的声音,结果他被虫咬死。陈牧师举这一切说,这都是胜利的后遗症。他说:「一次胜利不能确保以后胜利。每次战争都不一样。胜利中可以学到课,但不代表能用在下一次。我们的方法要不断改变。」
他又指出得胜中容易自我陶醉和膨胀:「自信与自以为是只是一线之差。成中要调整心态回到平衡点。」又提醒成
中要有真正朋友,「真正的朋友会为你的好处敢讲不爱听的话,帮助除去盲点。越成
时你的朋友越不敢说、职位越高越少朋友,这样就越危险。我们需要朋友以帮助我们面对胜利的后遗症。」
眩目的迷魂阵
艾城失败的事件中要学习不甘心纵容罪恶。除了要知道胜利后容易产生罪恶外,第二是知道罪恶如同眩目的"迷魂阵",人很容易被吸到里面。
陈牧师分析亚干犯罪有四步曲:一是"看见"。亚干看到衣服和金银,知道属耶和华,看到非常吸引。他引申出在现今消费主义时代,不少东西吸引人的眼目情欲:有人看到书忍不住要买,有姊妹看到衣服忍不住要买,太多选择。有人看到奖状和排名榜觉得吸引。陈牧师告白自己的诱惑是iphone4、ipad等产品,直觉难以抗拒。但他又提到《阿甘正传》中的"阿甘"说的一句话:"我妈妈说,其实一点钱就能活下去,其他都是给别人看的。"人看到羡慕眼光时会有成就感,因此产生强烈的渴求,要小心这样的心。
"看见"后,就引来"贪爱"。十诫最后一诫是不可贪恋。陈牧师表示贪爱是一种强烈欲望,觉得自己不足够,渴望所得不准得到的,更甚者是希望得到别人拥有的,甚至想不择手段,要通过犯罪途径得到,过程中不惜伤害别人。他形容这欲望是表面看不到的,有时越不于属自己的特别想要得到,心中充满想像,寻找瞒天过海的方法得到,这样念念不忘的欲望不断催逼自己要去得到它。他说:"看到时还可以抗拒,但进入贪爱时就无法回头了。"
三是"取了"。当情感欲望与物品连起来,完全被此物品吸引,此时就无法抗拒。
第四就是"藏了"。要藏起来因为知道是犯罪,但又对它依依不舍,只能藏起来,待风头过去才拿出来。陈牧师说,在读此经文时,他不禁与亚干进行"对话":"我问亚干:为什么﹖明知不能那样做,为什么要取属于上帝的东西﹖为了这小小的东西死值得吗﹖为什么既然要做,又何不豁出去做人生最大赌注﹖为什么取那么少﹖"他想到当中有很多可能性:可能亚干当时受不了迷惑、可能因为贫穷、可能因为过了四十年旷野生活很苦、又可能因为想早点得到。但他说:"亚干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我要』,没其他原因。"因为"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强于害怕上帝的审判。每个决定都有后果,"取一点点"的想法是出于侥幸心理,以为可以用输得起的手段,结果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值得引以为鉴。
罪恶的牵连性
人犯罪带来的影响甚大:亚干的犯罪对作为领袖约书亚引起极大的伤害,甚至怀疑自己的带领,令他感到无法重新站起来。除此以外,一个人犯罪令全营的人要停下步伐来处理。因为亚干一个人的犯罪牵连到全营的人,并将以色列人的前途赔上去,更像"赌瘾"一样,将全家人的性命都赔了上去,可见罪恶有很大的牵连性。
这经文中可以看到上帝非常严肃的看待罪恶,"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放在他们的家具里。"(书7:10-11) 神用具体的语言表达了对罪恶的恨恶——你们不是说守割礼吗﹖不是说会守约吗﹖你们毁约了。毫不妥协地讲出立场:当灭的物若不从你们中间除去,你们中间有罪时,我就不能与你同在;"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同样当一个团体包容罪恶时,神亦不能同在。
神的儿女要严肃地对待罪
陈牧师说,神既如此恨恶罪恶,作为神的儿女亦要严肃地对待罪恶的问题。但人常常会用一种真理抵销另一种真理,利用圣经将自己所行合理化。保罗深深体会这一点,因此他疾呼"这却怎么样呢﹖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吗﹖断乎不可!"(罗6:15)
陈牧师又说:「我们绝对不能滥用恩典,将罪合理化。罪就是罪,有罪就要认罪,求神赦免,要悔改,一点点也不能妥协。「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林前5:6)
但神很有恩典,不单对付罪亦对付人。他开始一个一个支派取、然后再一个一个宗族取,再一个一个家室,再一个一个人走前来,直至取出亚干。陈牧师这里提出一个要思想的地方:神早知道是谁,为什么要用复杂过程呢﹖他表示这是神给亚干一个悔改的机会。「不要等到我指定你,那不是悔改,而是被逼招供。但一个支派、一个家族、一个家室一个一个取时,亚干仍没悔改,直到约书亚对亚干说:「将你所作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时,他才将实情说出,结果他全家、牲畜都被石头打死,这是他们全家都知道此事,并且一起隐瞒,希望事件不为人所知。
如何严肃看待罪﹖
陈牧师严正地说,要知道罪的严肃性。我们不觉得罪可怕,所以才会享受罪中之乐。今天罪看来不可怕,因为觉得审判很遥远,对罪变得麻木,似乎很多人作的事就可以去作,更用各种"理由"将罪合理化:这是基因所致、这是原生家庭的后遗症,这是生理荷尔蒙的影响等等…,有时人会淡化罪,对罪敏锐度亦因此淡化:例如我们是真心的,两厢情愿的……似乎这样就可以下去。
今天要看神对罪的态度,回到那里,要对待罪恶。但陈牧师亦指出虽然身为基督徒,但身心仍有不少欲望,并在未降服圣灵下,世界看来十分可爱,魔鬼的试探不停止,基督徒能如何严肃地看待罪呢﹖他讲了五种方法,值得信徒借镜。
第一, 要认识上帝无所不在,如此我们一定更圣洁。在没人认识的地方神仍同在,自己一人工作时、没人在场时神亦在场,要常操练"神与我同在"的真理。
第二,隐藏的罪最易重复,想著"反正没人知道"。陈牧师说,我们都是蒙恩罪人,坦言每个人脑海中的恶念都差不多,包括他自己都是同样软弱的人。但若有弟兄和姊妹能成为聆听对象,能向他们讲出隐藏的意念时,这些就不能隐藏,并且能得胜这些罪恶。
第三可说是"不可一,不可再"——一步也不要踏出。亚干进去就看见,看见就贪爱。陈牧师说,罪有魅力,将人吸进去,因此我们一步也不要开始。
第四,生活中要常常充满上帝的话。耶稣面对试探时,一连三次说"经上记著说",试探者就退后。
最后,圣经中一直对罪说不可以,并且教人要逃避,但现今到处都是挑逗情欲的广告,人说"不可""不可"到什么程度呢﹖
「圣洁带给我们极大的自由,效法耶稣的生活带给极大的平安,在圣洁里时带给们极大喜乐,这些平安喜乐没有任何东西能取代。面对选择时,要选择爱慕圣洁,不要贪爱罪中享乐。
神严正地对待罪,作为神儿女亦要如此。他说,人就像电影《魔戒》中的男主角一样,千辛万苦地带著使命感将魔戒抢夺过去要毁掉时,自己却舍不得,戴在手上,反受到它的控制。"我们明明知道这是魔戒,仍依依不舍;我们生命中又有什么明知是罪,仍不能自拔呢﹖要到神面前去,求主帮助。"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相关新闻:
第一讲: 陈世协牧师港九研经会讲道 吁信徒当约书亚接好福音棒
第二讲: 陈世协牧师《约书亚记》第二讲 从妓女喇合看救恩之路
第三讲: 陈世协教导如何越过事奉生命的"约旦河"
第四讲: 陈世协牧师:永远不要忘记十字架
第五讲: 陈世协牧师带领信徒将双手奉献给主
第六讲: 陈世协牧师:攻破你心中的"耶利哥"
第七讲: 陈世协牧师:我不甘心纵容罪恶
第八讲: 陈世协牧师:我不甘心掉以轻心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