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日:「教育、工作、世代對話」建設社會

每年元旦為「世界和平日」(World Day of Peace),今年踏入第55屆,主題是「建立持久和平的工具是:教育、工作與世代間的對話」,教宗方濟各呼籲全球投放教育資源,打造一個嶄新的文化典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指,教育幫助年青人走出困境、縮窄社會鴻溝。

教宗:持久和平三個途徑

教宗方濟各在慶祝55屆世界和平日當天,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指出,從和平君王裏麪人們得到內心平安,努力締造和平需要採取具體行動,提出持久和平三個途徑 :「透過世代之間對話建立和平」,共同打破疫情引發人際之間的隔膜,透過對話年長者傳遞智慧與經驗、年青人發揮創造力和動力,兩者合而為一成為團結的力量。

教宗又提到「以教導和教育作為和平的動力 」,他觀察到近年全球投放在教育的資源大幅減少,盼望共同促進全球性的教育協定,從家庭、社區、學校、大學、機構、宗教政府,甚至整個人類家庭共同合作,打造一個嶄新的文化典範。

除此以外,「促進就業機會保障勞工」也是建設和平其中一種途徑,疫情之下數以百萬計的人失業,需要得到社會福利的保障,並且透過就業讓人能夠發揮才能、貢獻社會,並且得回人的尊嚴。

周守仁:教育幫助年青人走出困境

在香港,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主教於元旦日早上10時在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主持「和平日彌撒」,也以今年的主題回應教宗提出三個持久和平的途徑。他鼓勵年青人與長者大家以同理心、 尊重對方睇法共同建立家庭關係。

在教育方面,年青人在學校學習教育和技能,獲取教育知識、生活技能。教育的重要是幫助年青人走出困境、多方面思考、正面價值觀、幫助縮窄社會的鴻溝。

教育也訓練年青人多創意,讓年青人懂得成功和失敗,從失敗中反思,學習更多智慧為服務社會。

在促進就業機會和保障勞動,周守仁指每一個人都需要勞動,勞動是重要的,藉著工作彰顯勞苦得來的成果、貢獻家庭造福人羣 ,是生命基本的意義。

最後,周守仁表示每一個人是天主的子民、主內大家庭的共同體,他呼籲大家一齊集合能量、正面思想、尋找出路,願主幫助。

「世界和平日」為馬天主教為和平而建立的節日,教宗保祿六世於1967年提出,1968年1月1日正式舉辦;歷任教宗經常選擇在世界和平日發表重要的文告,主題涉及聖地和平、全球化、婦女權利、勞工權益、經濟發展等。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