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神学院前院长郭汉成牧师,近月在"卫理宗社会准则探索"线上讲座会分析社会关怀的属灵涵意,并且分析当中的政教关系。
他指,社会关怀具有横面关系的属灵意涵,引用卫理宗的共同创始者之一约翰·卫斯理之言,基督教基本上是一个"社会性宗教",不可能与教会所处在的社会隔离,既要过圣洁生活也要广行善事,竭力施行仁义之举,热诚宣教。
圣经也指出基督徒要进入世界行善。旧约圣经《十诫》表达出罪恶破坏了神创造的世界,人惟有认识神才会清楚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与责任,而教会推动社会关怀事工的信仰基础,在于了爱神和爱人。
在新约,耶稣在"好撒马利亚人" 的比喻(路加福音10:25-37)让教会反思谁是我的邻舍,因此教会关怀社会是本于爱,切勿为做而做,需有方向、策略、目标主动地去做。
此外,社会行动反映基督徒是作盐作光的圣洁群体,教会是世上的盐和光(马太福音5:13-16)驱除黑暗照亮世界,然而社会行动常令人有一迷思:人言微轻是否发挥果效?
郭牧师认为,基督徒组成的教会在世上无法独善其身,必需以神赐予的能力、祷告的力量与真理的榜样发挥影响力,改变社会;况且神给我们多重角色,传福音、宣教、管理大地,因而肩负起在社区作见证,祝福区民的责任。
基督徒进入社会也被质疑:是否政教不合一?郭牧师表示,基督徒与教会不能只顾单向式地追求灵性生活,与世界脱节,神既然给基督徒各种恩赐,就要发挥影响力,从社区居民的生活,以至社会制度的改善,都参与和提出意见,按照神的标准捍卫社会公义,塑造圣洁的社会。
"卫理宗社会准则探索"线上讲座会由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资讯与出版部、年会会友事工部与年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联办,一连四讲,分别于3月1日、8日、22日及29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