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爱滋病日望实现"零"新发感染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宗爱滋病病例至今已30年,世界各地在每年12月1日都会庆祝世界爱滋病日。近日,联合国与中国官方表示中国的爱滋病患者到2011年底将达到78万人左右。

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近日宣布一估计数据,中国的爱滋病患者到2011年底将达到78万人左右。《新华社》报导,中国目前发现的爱滋病感染和存活病人为34.6万人。换言之,有56%以上的感染者对自己感染爱滋病并不知情或留意。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爱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至2010年,在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中,60岁以上男性由483人逐年递增至3,031人,所占比例由2.2%扩大至8.9% ;在爱滋病病人中,60岁以上男性由237人增至2,546人,所占比例由5.4%上升至11%。

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30日接受访问时表示,过去30年爱滋病夺走了3千万人的生命。他指出,几年前非洲只有大约5万名感染者就医,而如今有700万人左右接受治疗。

2011至2015年,世界爱滋病日的主题被定为"实现『零』战略目标"。联合国盼望届时达到"零"新发感染、"零"爱滋病相关死亡、"零"歧视的目标。

至于教会对爱滋病的回应,全美国最大教会之一加州马鞍峰教会的主任牧师的华理克牧师(Rick Warren)今年7月份在CNN的信仰部落格撰文表示,他相信教会是对付爱滋病的"最强武器",因为要动员全球基层最快的方法是通过当地教会。

首先他指出教会遍布在全球每一个角落,"全世界教会的数目比沃尔玛(Walmart)、麦当劳和星巴克(Starbucks)加起来还要多。教会在200年前已十分全球化,比任何人提出全球化之前还要早。"

此外,基督教教会的增长是唯一比爱滋病的感染率更快的组织。在中国,每天就有35,000人信主,而每天新增的爱滋病感染人数是7,000人。

第三,教会的成员有一颗服侍的心志,"因为耶稣吩咐我们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