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功能愈來愈強大,涉及的領域範圍亦廣闊,由需要運算快速的下棋至醫療手術運用、為長者提醒食藥講福音、以女機械人型為宅男作伴,甚至編寫新聞、教會講章等;去年更出現全球第一張由人工智能編曲的專輯,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工作的恐慌伸展至音樂界。
人工智能取代音樂創作人?
去年8月流行音樂女歌手塔瑞安·紹森(Taryn Southern)發行了全球第一張由人工智能編曲的專輯《我是人工智能》(I AM AI),歌手負責彈出旋律,然後選擇自己想要的演奏樂器和節拍,選擇音樂風格、樂器組合、速度,連同傳達的心情等,然後交由人工智能在旋律中加入配樂,它就能配上樂器和聲完成編曲。人工智能取代音樂創作人的日子還有多遠?
人工智能編出上帝偉大的情感?
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佳音電台音樂部經理佟建隆在其網站發文分析,其實人工智能編曲並不困難,因它具有過千上萬的創作所需的大數據,只要從中分析歸納得出一個普遍被接受的音樂結構,例如序奏、主歌、副歌、過門段、結束尾句便能完成。問題在於編出來的歌曲有沒有感情?
他以18世紀德國作曲家馬特森(Johann Mattheson)提出的「音樂情感説」(Doctrine of The Affections)來表明,音樂能透過約定俗成的一些音型、旋律動機、大小調性、音符之間的距離、拍值、節奏,表達出人的「愉悦」、「悲傷」、「憤怒」、「緊張」等情緒。
音樂除了傳遞人類情感以外,更能表達賜予人類音樂的上帝的偉大。佟建隆指出,17世紀音樂之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作品都在讚美上帝,他以三次樂段的重複、配器和聲部的數量,或三連音的伴奏音型等手法,表示聖父、聖子與聖靈的三位一體神信仰。人工智能編出上帝偉大的情感嗎?
佟建隆認為,人工智能只能做到好像工廠生產貨品一樣,製作音樂其中的一部分,始終創作不到「樂思」,即是來自於思想、意志、情感、感官經驗乃至於信仰經歷,如同具有表達情感功能的語言,透過音符描繪出音樂人的內心世界,再由演奏、演唱者詮釋。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無論透過多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都難以取代的。
佟建隆深信,每一個詞曲創作人都有其獨特生命故事,紀錄一段追求信仰的經歷與見證。人工智能呈現出來音樂缺乏對生命的感知和愛的能力,然而生命的感知與愛的能力卻是最重要,它將會化成音樂觸摸到每一個聽眾的心靈。
他重申,音樂創作者永遠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因為情緒感知化做的音樂和詩歌,始終是對上帝發出頌讚與感恩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