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群牧师
"梦"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教授叶嘉莹所写的一文中提及词人辛弃疾梦见了陶渊明;荘子梦见了蝴蝶。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梦。童年时,我曾经梦见自己变成了小鸟。
在一个严冬的寒夜,我从窗户,飞向空中,尝到了那逍遥的滋味,正高兴得意的刹那间,我从梦中醒来,虽然梦是那么短,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喜爱小鸟。向往他们"飞"的生活,在我的故乡,有许多形形色色不同的鸟儿。它们的羽毛,有橙黄、灰白、淡绿、乌黑…...它们鸣叫的声音婉约、清丽,如铃、如鼓、如琴…...非常悦耳。尤其在清晨时分,此起彼落,它们的声音谱成了一首晨歌,令人百听不厌。
有一次,我曾经爬上一棵桑树,把一只小鸟捉回家中,我喜欢它刚长成的羽毛,我喜欢它懦怯而灵活的眼睛。我不愿意把它关在鸟笼里。放在客厅,有足够的空间,让它走来走去。有时它拍著翅膀飞几步又掉下来。我把它当作我的朋友。我也梦想著,有一天,我也能飞行。
小鸟渐渐长大。想不到一天早晨,我打开大门,小鸟立刻就飞出大门,飞到庭前的院子,然后,又飞上树,飞向原野去了。
这不是梦,乃是儿童时代的一件趣事。俗云:"日有所思,也有所梦。"这句话,虽有几分哲理,但是,这并不是梦最完美的诠释。
人在睡著时会作梦,梦是潜意识中的一种反射。一个饥饿的人在梦中吃饼,醒来时肚子仍然是饥饿的。心理学家发现,当一个人遭遇到宛如晴天霹雳的大难时,例如,空难、海难,当他们得到自己的亲人那一类噩耗时,他们立刻把这听到的灾难当作一个梦。梦成了他们临时的一个避难所。梦与事实,在思想的距离上,就发生了神秘的缓冲作用。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一个人挑著两坛酒上山,在半山跌了一跤,坛破酒漏,它对著那残局说:"啊,这是一个梦多好?"他这一句话,可说与今天心理学家所说的不谋而合。
梦,是人生的另一个世界。人人都会作梦,有的是噩梦,有的是好梦。噩梦当然人不喜欢。作好梦的中了头奖,也并不能成为百万富翁。其实好梦噩梦都是虚幻。
辛弃疾梦见了陶渊明、荘子梦见了蝴蝶,我则梦见自己变成了小鸟,莎士比亚说:"人生是可怜的演员。"人生以梦来诠释,这倒是人人都容易体会的。
(作者为本报专栏作家)
梦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