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這是女性慶祝的日子。」

女性能否擔任神職人員仍然是備受爭議的問題
「3‧8」國際婦女日代表了女性對平等、公義、和平和發展的追求。

國際婦女節在18世紀伊始植根,當時女性向父權社會發出挑戰,要打破社會上對性別角色定型,如「女主內」的觀念。1909年,美國第一個婦女節在2月28在全國舉行,自始,國際婦女節開始在歐洲地區蔓延,受到奧地利、丹麥、德國、及瑞士等國重視,並進一步爭取在工作上的權利。

在多年努力下,女性終獲教育、醫療、投票甚至成為領袖的權利。至今在發達國家,女性的社會地位,包括在職場、政治、教會等已大大提高。而然在不少國家如中東地區,女性地位依然低落。

世界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 WARC﹚「教會復興、公義及夥伴部」行政秘書Patricia Sheerattan-Bisnauth説:「這是女性慶祝的日子。」但亦同時指出:「雖然現時已有很多進步,但女性的權利仍未得到最好的保障。世界大部份最貧窮的人口仍是女性。」

在教會裡,女性能否擔任神職人員仍然是備受爭議的問題。英國聖公會在10年前開始容酗k性擔任神職人員,然而女性任主教的問題仍未達成一致。美國基督教最大的教派美南浸信會教義訂明男女均可擔任教會領導,而然只有男性才能擔任牧師。

有趣的是,相比女權主義聲音浩大的美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教會反而大多不禁止女性當牧師。據「美國之音」香港文化研究所研究中國宗教的鄧肇明認為,「婦女不適宜當牧師」可説是教派的深厚傳統思想;而亞洲華人社區信仰基督教的歷史比較短,中國和香港沒有很深厚的傳統,因此這種傳統對這些地區的影響力也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