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政治 牧師在選舉日當有的四個重要實踐

Vote
 unsplash

選舉很重要,今天的選舉也不例外。然而,選舉日同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能超越政治的層面來思考。

這一天來臨了。數週以來,政治言辭已達到白熱化。而現在,美國人在第60屆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經投票了。自1789年喬治·華盛頓獲得69張選舉人票當選以來,我們就一直在進行這樣的選舉。

在第一次選舉中,選舉人票是在2月4日投出的,而華盛頓總統在4月16日才收到勝選的通知。當時國家脆弱,過程笨拙,通訊也很緩慢。

除了這些挑戰,來自不同宗派的基督徒和其他信仰人士對宗教自由受到威脅表示關注。牧師們積極參與公共政策辯論,並請願華盛頓總統將宗教自由的保護擴展到所有人。這一切最終促成了憲法第一修正案的批准。

自美國建立以來,宗教自由和在公共領域的信仰表達便融入了國家的肌理。因此,選舉很重要,今天的選舉也不例外。今天的選舉結果將對當代以及後代產生重大影響。

如同華盛頓時代的牧者一樣,現代牧者在影響公共政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選舉日同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能超越政治的層面來思考。讓我們在今天的選舉中思考以下四種實踐:

1. 感恩我們能投票的權利

投票過程很簡單,簡單得像在Chick-fil-A的免下車通道買餐一樣。

能參與自由而公平的選舉是一項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機會。在一個憲政共和國中,公民對主和對他人負有參與政治進程的責任。而這是一項世界上許多人可能永遠無法享有的特權。

使徒保羅寫道:「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大約一半的美國公民對選舉結果會不滿意,但牧者可以帶領人們以感恩的心參與這個過程,而不是以勝者或敗者的心態來回應。

神已賜給美國一種獨特的恩典,我們不應忽視。

2. 將選舉結果交託主

耶穌對彼拉多説:「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約翰福音19:11)。

神抬舉掌權者也使他們降卑。祂掌管每一張選票,沒有任何統治權力在神的權柄之外。更甚者,神從不等待選舉結果。祂是永恆的,並不為任何結果而感到焦慮。

雖然會有一位候選人就任總統,但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沒有任何人的行為能使祂從祂主權且永恆的王位上卸任。

因此,當許多人對選舉結果作出反應時,牧者應回應神,並向他人傳達我們可以信靠神,特別是在今天。如果你的候選人落敗,一切並非皆失;若你的候選人勝出,一切也非皆得。

現在和最終,我們信靠的是神。

3. 帶領人們朝向天國的盼望

這段歷史是否前所未見尚有爭議,但似乎明顯的是,這一代人的焦慮和痛苦達到了新的高度。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的爭議、全球疫情以及世俗化的加劇都加速了絕望的蔓延。

即使在本次選舉中,我們中的許多人帶著破碎的心投票,認為我們面臨的選擇充其量也只是差選。

人們失去了盼望,但盼望並未失去。

牧者常常專注於「真理」(這很重要),然而周圍的許多人卻被「感覺上的真實」所吞噬。因此,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他們都對神的同在和作為麻木不仁。

但這正是牧者牧養的時刻,提醒我們的教會和社區,愛我們的耶穌也是得勝的王,「萬有也靠他聯絡得以存在」(歌羅西書1:17),並且祂正在恢復罪所偷竊的一切。

忠信的牧者清晰地講解公共政策議題,但拒絕扮演政治評論員的角色。我們是傳遞不屬於這個世界的盼望的人。

耶穌是王,祂在建立一個永不止息的國度,並未因任何事物而受到阻礙。

4. 專注於神的使命

耶穌同樣對彼拉多説:「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36)。

今天是選舉日,但還有明天。選舉結束後的第二天,我們還是要起牀。我們將繼續我們之前的使命,那就是「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馬太福音6:33)。

我們的盼望不僅在於耶穌,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根植於耶穌的國度事工中。因此,或許選舉日牧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帶領願意跟隨的人調整生活,以配合基督的國度治理。

我們願意聆聽和順服神,這擴展了我們現世和永恆的影響力。當我們與聖靈同行,培養與神的親密關係,帶著佈道的意圖分享耶穌,並以耶穌的名服事他人時,神就會動工。教會和每位基督徒在社會中成為鹽和光,藉著神的恩典改變生命,並促使我們的國家回歸神。

我們不太可能像1789年那樣等待數月的選舉結果。然而,在我們等待主的時候,信靠祂以完美的能力行動,我們將不至疲乏,不會灰心,反而會重新得力,奔跑也不疲倦,行走也不睏乏(以賽亞書40:31)。

達裏爾·克勞奇(Daryl Crouch)是「Everyone's Wilson」的執行董事,這是一個由熱愛福音的教會組成的網絡,致力於共同為社區的福祉而努力。在擔任此職位之前,他在德州和田納西州牧會了28年。他和妻子黛博拉育有四個孩子。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