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米爾頓襲擊佛羅裏達,教會在危機中回應

hurricane
 Pixabay

截至2024年10月10日,颶風米爾頓在佛羅裏達登陸後正逐漸減弱。這場最初為強大的四級颶風,風速高達180英里每小時(約290公里每小時),目前已減弱為一級颶風,持續風速為80英里每小時(約130公里每小時),正向東北方移動,橫掃西大西洋。這場颶風在佛羅裏達東海岸造成了顯著的風暴潮和洪水,預計還將影響喬治亞州的部分地區。佛羅裏達的教會在這關鍵時刻積極回應,透過志願者和收集的資源祈禱並支持救援工作。

該風暴正轉變為一個温帶氣旋,雖然仍會在受影響地區產生強風、暴雨和洪水。中佛羅裏達地區正在經歷持續的河流洪水,城市地區因積累的降雨仍然面臨進一步洪水的風險。當局建議大家要謹慎,特別是在倒下的電線、發電機使用以及風暴後的清理工作方面。

雖然颶風的直接威脅已減少,但後果仍然帶來重大挑戰。包括NASA和聯邦應急管理局(FEMA)在內的緊急服務正在提供關鍵支持,以評估和應對損害。

針對颶風米爾頓,許多受影響地區的佛羅裏達教會已取消了禮拜、活動、課程和其他會議。佛羅裏達各地的教會正在為支持復甦過程而祈禱並組織祈禱小組。位於災後重建中心的教會正在與當地政府合作,組織社區救援計劃。他們的努力和回應可在教會網站上找到。

位於坦帕(Tampa)的城市生命教會已關閉其韋斯利教堂校區,並將其用作風暴庇護所。位於Trinity的世代基督教會在其教堂大廳提供緊急物資,並每週派出志願者團隊。奧蘭多的高峯教會正在組織志願者協助,並收集如鏈鋸、發電機、篷布和餐食等物資。位於棕櫚灘花園的艾德維爾浸信會和基督團契教會等多個教會正在與急救人員協調,並匯總志願者名單以便於不久將公佈的服務職位。許多教會還在其社交媒體賬户上發布了求助的鏈接和資源。

在美國的颶風救援工作中,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基督教的參與,教會經常與撒瑪利亞救援會、當地食品銀行和社區救助倡議等組織合作提供援助。歷史上,教會常常在自然災害期間充當庇護所、分發中心和社區行動的樞紐。

作為基督的身體,弟兄姐妹們在這些苦難時期祈禱,緊緊抓住上帝的信實和應許。願主與所有受到風暴影響的人同在,願祂提供安全、供應和安慰,並與那些不懈努力以獲得救助和恢復的人同在。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