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主義者能靠道德相對論保駕護航嗎?

antigay.
同性戀主義者慣用「道德(倫理)相對主義」為同性戀運動保駕護航,其主張為倫理道德對錯的標準或法則並非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那麼這種論點站得住腳嗎?

台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柯志明過去就對「道德相對主義」筆伐。他藉著探討、分析後指出,道德相對主義必然引來道德虛無主義,同性戀主義者以此來自我護衞絕對導致自我毀滅。

道德相對主義到底宣揚什麼?柯教授表示,該論調可能不會否定行為有對有錯,只是強調對錯的標準是沒有絕對的,或者相對於人,或者相對於社會。

道德相對主義還認為,每個人有不同倫理主張,每個社會也有不同倫理規則,強調對不同道德主張與行為要「絕對」的尊重和包容;並指責絕對道德主義者不合人類道德文化。

柯教授回應稱,道德相對主義者口口聲聲的説要尊重不同的道德主張,但其對持相反觀點者露出獨斷、霸權的態度,顯得自相矛盾。

他先從「尊重與包容」開始揭道德相對主義的謬誤,「如果我們『絕對』要尊重與包容不同的道德主張與行為,那麼尊重與包容本身就是絕對的了。既然如此,怎會説道德是相對的呢?怎會説無絕對的道德呢?」

在柯教授看來,其實道德絕對主義者也主張尊重與包容異己的德性,但不會將尊重與包容視為絕對的,這一點正好與道德相對主義相反。

因為道德絕對主義認為只有那些被視為是具有道德價值的道德事物和人才值得被尊重與包容,沒有理由必須尊重與包容違反道德價值的行為與主義。換言之,道德絕對主義者會忍受、忍耐甚至不得已容忍恶,但不會尊重與包容恶。

他又進一步説,沒有人會尊重與包容所有行為,即便是道德相對主義者也不會無限制地尊重與容忍那些要傷害或毀滅他們的行為與主張。

柯教授還認為道德相對主義者不應「公開」宣稱或維護他們的主張,因為這種公開宣稱或維護的動作正表明他們堅持著一種他們希望別人承認的絕對觀點。

「所以,道德相對主義永遠站不住腳,它必定自我矛盾,而且是一種懶惰的主張;他們唯一的理由是道德現實,但道德現實是不能用以支持道德的。」他説。

柯教授又重申自己的觀點,「所有道德的相對特質都否定不了道德絕對性,而且正是在道德的絕對性的基礎上才顯出道德的相對特質與意義。」

他還説,一旦宣稱沒有絕對的道德對錯,則所有的道德努力、追求、批評、反省、辯論、責備、要求都是多餘且不必要的。

可以説道德相對主義到最後就會變成道德虛無主義,同性戀主義者靠它不僅無法自我護衞,反而會引火燒身、走向滅亡。

相關新聞
基督徒學者:同性戀伴侶有結婚的權利?
反對同性婚姻意味「歧視」同性戀人權?
基督徒學者:同性婚姻合法化顛覆家庭倫常
台大教授:法律應保障同性婚姻制度嗎?
台大學者柯志明:同性戀是「自然」的嗎?
多數同性戀主義者非同性戀?學者揭真相
同性戀者能以「兩情相悦」辯護同性性愛嗎?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