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区全人发展委员会在四旬期前夕主办户外生态苦路活动,以生态角度默想耶稣受难;教区亦邀请夏志诚主教撰写《生态苦路》,透过灵修操练提升人们加强生态环保的力度。
教区全人发展委员会4月1日主办"天地人和:四旬期户外生态苦路",在基督苦难主日前夕与三十多位教友往大屿山行经多处地点,以生态苦路作默想,为受造界祈祷,准备心神迎接圣周,终点在圣母神乐院。
方济会伍维烈修士灵修短讲,透过每一处苦路的主题,反思教宗方济各的生态通谕《愿袮受赞颂》给予的启示。
此外,教区全人发展委员会邀请天主教香港教区辅理主教夏志诚重新撰写《生态苦路》,让教友透过默想主耶稣的苦难以生态环保角度反省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2000年夏主教曾撰写《环保苦路》,2023年的《生态苦路》小册子相对在生态危机上更广泛而深入地助人反省。
夏志诚在视频分享,苦路本身是通过主耶稣的苦难默想反思自己与主的关系和万物的关系,他以此撰写当年的《环保苦路》,并指环保好像一种行动性进行具体实在的事情,生态这个词涵盖性广阔好多,时至今日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因此透过一些灵修操练提升人们加强生态环保的力度,从而撰写了《生态苦路》。
《生态苦路》供读者透过15处走过这趟生态的旅程,主题包括:耶稣被判死刑、耶稣肩负十字架、耶稣第一次跌倒地上、耶稣遇见母亲、耶稣安慰痛哭祂的妇女、耶稣悬在十字架上、耶稣在十字架上舍生、耶稣的尸体被卸下、耶稣被埋葬、耶稣复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