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对谈小组3月3日举行合一讲座 《不同灵修传统的认识与对谈》系列二:"神恩/灵恩",黄锦文神父指天主教的神恩乃服务他人、建立团体、建设天国;神召神学院教务长李天钧解释,五旬宗的灵性不单追求经验也著重成圣,圣洁与能力并重。
神恩:服务他人、建立团体、建设天国
圣神修院神哲学院教授黄锦文神父指出,"神恩"在基督新教称为"灵恩"并分享个经历,2019年在美国参加神恩复兴大会,超过1000人参加,除了敬拜赞美还有医治、先知的说话、不同神恩的服务。
圣经记载"神恩"的现象,使徒行传2章五旬节有火舌降下众人被圣灵充满,门徒聚集在房间领受恩赐说起别国的话来,有圣经译作"方言",彼得与十一个使徒站起来说起末后的预言,神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儿女要说预言、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做异梦;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
黄锦文又指,彼得说这预言是像征性,预表将来发生的事基督宗教属于全人类。在早期教会使徒有各方面的神恩,彼得能治病。"神恩"定义是"服务他人,为他人的好处建立团体,建设天国"。
神恩包括:医治、信心、神迹、宣讲先知的话、需要有人翻译辨别、解释言语等九种,信徒拥有不同的神恩,形成不同的肢体为服务教会。
神恩与天国的关系
黄锦文继而解释:"神恩也是天国来临的一种证据,天国是天主统治的领域,神的儿女在天国拥有自由,不受不应有、不是正常状态的东西捆绑,例如疾病、被魔鬼缠绕,当有神恩的人祈祷驱鬼,对方被释放重新活过来。"
在世上的天国是进行式"已然未然",教会是在旅途中朝圣的教会,基督徒要在世上的天国走成圣路,若不实践基督的教导信心是死的不能令人得救。
神恩协助驱魔?
神恩从初世纪大规模出现自当代教会甚少见到,何解?教会缺少了甚么?黄锦文认为,有人滥用神恩,神恩是一种恩赐,有人得到这恩赐只为自己并非服务人群。另外社会架构化便会压抑神恩,但神恩从来没有被消灭,16世纪西班牙神秘学家圣十字若望反对宗教改革,在宗教大环境下仍为人驱魔。
论到大公教会的圣事,黄锦文指出圣事与灵性的关系,大公教会的圣事有七件,意思是指七种礼仪行动,面对人生七种存在处境求天主藉著圣事给我们,例如天主赐信心给我们,所以藉著圣事洗礼得到恩典,因而洗礼是一件圣事,坚振礼求圣神充满人。
五旬宗灵修经验:宗教情操多于一门学科
在讲座第二部分,神召神学院教务长李天钧博士分析五旬节运动与灵修的关系。五旬宗始于原始五旬节运动,从上世纪卫理宗派运动发展出来,其他宗派加入如神召会、四方福音会、五旬节圣洁会等。
从灵修角度看五旬宗派,灵修是指"一种生命的表达,被圣灵启迪",基督教灵修跟随耶稣基督的教导,学效祂的价值,是生命的表达,与上帝的关系。灵修学是一种信仰的经验。
五旬宗的灵修经验是一种灵性程度、宗教的情操多于一门学科,衍生出有感恩、赞美、服务其他人、表达爱心信心盼望、在世界透过作见证活出信仰。
欧洲五旬宗重要人物霍伦韦格(Walter J. Hollenweger)指出,五旬宗的经验是表达黑人灵性,非洲美式的灵性,包括口头赞美、讲见证、会众一齐参与在敬拜里、异象、身体医治等。
李天钧表示:"灵性不单只在于经验,理性上还有医治服侍,包含人的情绪,属于人全然的一部分,领受神恩之后出来传福音,这解释了福音派第三波追求灵恩符合了福音派要传福音的要求。"
值得注意是,五旬宗的灵性不单追求经验,也著重成圣,圣洁与能力并重,李天钧盼望与天主教会在这议题继续有更多的交流。
是次讲座由神学对谈小组主办,该小组由天主教香港教区基督徒合一委员会、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合一与教会关系委员会联合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