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继华牧师: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的中国教会及神学教育面面观(下)

11111111111111.
此图是郝继华牧师日前在中国大陆服事的场景。(图:郝牧师提供)
续:郝继华牧师: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的中国教会及神学教育面面观

第三站:南方某地的家庭教会
发展:民工教会兴起
挑战:教会缺乏牧者,信徒真理扎根不深


紧接著,郝牧师团队又拜访了南方某地的家庭教会。那所家庭教会目前只有一位94岁高龄的老姊妹在负责牧养,虽然年事已高,但她身体硬朗、事奉起来很有劲头,一直不服老。

郝牧师很钦佩她事主的火热劲头,但因教会没有年轻的同工接班,所以对教会的未来发展充满的忧虑。在他看来,教会要持续发展,一定要兴起一批年轻的同工才行。

访问期间,当地家庭教会来了100多人,郝牧师发现除了本地人以外,教会还有不少外来的民工信徒。一些民工是来教会之后信主的,还有一些民工本身就是基督徒,后来在那所家庭教会固定聚会。随著大量民工涌入,亦给当地教会带来生机活力,他预见未来的民工教会将形成中国教会一支重要的力量。

郝牧师认爲,现今的民工教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早在10多年前,中国家庭教会是以农村教会爲主,但近些年来随著大量农民走进城市打工,这些农民就变成了民工。所以,这批民工就成爲各城市教会传福音的对象。

不过,眼下中国教会极其缺乏牧者,待这些民工在城市信主后,有谁可以牧养他们?他们的主日崇拜要在哪里聚集呢?这些都是城市教会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郝牧师所到访的这所家庭教会就遇到这类难题,教会极其缺乏牧者,面对衆多属灵上嗷嗷待哺的信徒,一个90多岁的老姊妹难免会力不从心,以至很多信徒缺乏基础教导。他计划定期派同工前往带领圣经培训的工作,盼望能打好信徒信仰的基础,同时培养年轻的同工领袖。

第四站:南方沿海某家庭教会背景的神学院
发展:自力更生
挑战:缺乏与其它教会的认同、老师的"质"与"量"有待提高


郝牧师团队中国巡回的第四站是南方沿海某家庭教会背景的神学院。虽然他们自我标榜"神学院",但在郝牧师看来,用培训班来讲可能更爲贴切。他形容这所神学院正出于发展的雏形期,师资力量不足,老师的素质有待提高,而且他们对信徒的栽培是较零散的,需要有系统的去发展。

另外,这所神学院一大特色是所招募的学生只限于自己教会团体的信徒。培训属于长期性的,学成之后,信徒领袖都要回到自己团体内的教会牧养,可以说这是一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大家族式的培训。然而,这种神学院无法得到团体之外的教会所认同。

第五站:南方沿海的民工家庭教会
发展:自力更生、增长潜力巨大,聚会比以前更加自由、独立
挑战:教会经费不足


随后,郝牧师又带领同工来到该地另一所家庭教会。这所教会以民工爲主,是名副其实的民工家庭教会,随著越来越多的民工涌入该地,再加上宗教环境日益宽松,因此该教会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然而,经费严重不足已制约该民工教会增长的步伐。

此外,民工教会聚会情况较比以往更加自由、独立,在自己的家庭、租一个大的办公室,或者找一个稍微偏僻的地方就可以聚会了,非常有弹性。郝牧师到访的这所民工教会就是租一个工厂做主日礼拜,他相信这样的民工教会将持续增长的势头。

第六站:北方内地的城市家庭教会
发展:以知识分子爲主,自力更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聚会更加自由、独立
挑战:带领者缺乏装备、信徒缺乏基础教导和圣经培训


南方巡回服事告一段落之后,郝牧师团队又起身飞往中国北方某内地的城市家庭教会。他介绍那所教会是典型的以知识分子爲主的家庭教会,里面是人才济济,有医师、有电台广播员,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他们对信仰有很大的追求。但困难在于,教会带领者由于缺乏装备,面对会衆和慕道朋友刁钻的信仰问题,往往令同工们不知所措。

现在,随著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信主,于是乎有大批的知识分子基督徒教会的兴起,迄今仍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而且他认爲这些基督徒知识分子非常有恩赐,信仰又很火热,可以带领很多人信主;但缺点是他们对圣经和神学的认识比较浅薄、需要系统的装备。

郝牧师对这群基督徒知识分子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对城市教会的未来发展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第七站:北方内地的神学院
发展:拥有300名学生,其人数规模位居中国各大神学院之首;硬体设施良好
挑战:老师素质参差不齐、资金短缺


此次郝牧师团队中国巡回的最后一站是北方内地某公开的神学院。据院长介绍,该学院拥有300名在校生,就学生规模来看,位居中国各大神学院校之首。然而,即便如此,这300名神学生仍远远无法满足当地教会增长的需要。

据悉,当地公开的礼拜堂和聚会点加起来一共5000个,而全时间的传道人和神学生加起来的总人数和会衆相比是1比1万。因此,这所神学院所培养出神学生对教会来讲仍是杯水车薪。不仅如此,虽然那是一所公开的神学院,但老师的素质亦参差不齐,还有待提高。

郝牧师还参观了神学院的礼拜堂、教室、图书馆、食堂和宿舍,里面的硬体设备比较完善,神学生学习气氛浓厚。只是由于校方资金短缺,未能给学生宿舍供暖,但对神学生来讲,这也是一个自我操练的机会。

此外,与海外的神学院不同,中国的神学院对神学生的报考年龄有一定的限制,几乎不接受40岁以上的报考者。在郝牧师所到访的那所神学院,他发现学生年纪最大的只有30多岁,大部分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亦有18岁小神学生。这些学生的信仰很单纯,学习很刻苦。郝牧师曾给神学生讲一篇信息,发现他们非常拼命的吸收各种知识,就仿佛进了水里的干海绵一样,令他印象深刻。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