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遠離嫉妒應留意的八件事

1
嫉妒是人心非常普遍的罪,很多人都因嫉妒帶來很大痛苦,卻終究無法掙脱。《中信月刊》一位讀者因被嫉妒之心纏繞而非常痛苦,去信「曉君信箱」尋求幫助,曉君在回應文章中教導對方擺脱嫉妒綑綁的八個方法,內容很值得參考。

曉君先指出嫉妒的原因很多時是來自焦點錯置──倘若我們追求的是屬世的名利和享樂,很自然會因爭競而嫉妒他人;但若我們是以成就神的旨意為人生目標,那根本沒有嫉妒的理由。

第一,建立新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羅馬書》12:2寫道︰「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悦的旨意。」信徒應放下對屬世事物的眷戀,追求上帝的旨意能得以成就。

第二,多數算主恩。曉君指出人嫉妒的原因是「不以自己所有的為滿足」,因此,我們要天天數算上帝的恩典,即使偶然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也要立刻阻止自己把焦點錯置,轉而仰望主。

第三,堅持爭戰,順服聖靈的帶領。《加拉太書》5:16-18記著:「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要遠離嫉妒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我們要經歷長期的爭戰,期間,我們必須順服聖靈的帶領。

第四,更多親近神。我們要藉禱告和閲讀神的話語更多認識神,並明白祂的旨意,因而能以上帝的標準看己看人。曉君寫道︰「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或太不重要,要追求認識和遵行上帝的旨意。」

第五,以寬廣的眼光看人看己。我們要明白自己是教會的其中一個肢體,而每個肢體都有不同的功用與重要性,我們應認清人人都有應擔當的角色,便不會嫉妒他人的才能了。

第六,做好個人本分。曉君舉出《白雪公主》的皇后和掃羅兩個例子,指他們有空因嫉妒而傷害別人,是由於他們不務正業。因此,我們應把時間花在上帝希望我們做的事上,便沒有那麼多時間嫉妒人和做有害無益的事了。

第七,追求無私的愛。「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林前13:4-5) 就如父母對孩子有無私的愛,因而不會嫉妒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應追求這份無私的愛,用愛驅走心中的嫉妒。

第八,不要中魔鬼的詭計。曉君指出「魔鬼會讓你看到自己的失敗、自責並沮喪」,就如保羅也強調信徒在靈性與肉體之間總有掙扎,一不留神就會掉進魔鬼的網羅,做出明知不合符神心意的事。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