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大選中,宗教因素顯現出其重要性,特別是福音派基督徒的支持對川普再次當選起到了關鍵作用。普渡大學宗教與社會學教授楊鳳崗指出了這一點。
在2024大選結果水落石出之後,11月6日晚上,楊鳳崗教授在訪談節目中展示了最新的選後票站出口民意調查數據。他首先指出,選前的民意調查與實際結果有很大的偏差,民意調查顯示雙方持平,尤其是在搖擺州,但選舉結果卻出乎意料地不接近。他也指出,過去八年的選舉,選前的民意調查都出現了重大問題。
選前的民意調查出現了問題,但選後的票站出口調查(exit poll)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數據。楊教授由此指出,社會科學必須反省,採用更有效的方法來瞭解社會的整體情況。
選後民意調查數據分析
楊教授展示了BBC最新的選後票站出口民意調查數據,強調了宗教因素在選民選擇中的重要性。根據多家媒體聯合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男性和女性選民中分別有54%和44%投票支持川普。種族方面,55%的白人、12%的黑人、45%的拉丁裔和38%的亞裔投票支持川普。
年齡和教育的影響:在不同年齡段中,30歲以下的選民有42%支持川普,30至44歲為46%,45至64歲為53%,65歲以上為49%。此外,受過大學教育的選民中,有41%支持川普。
在宗教信仰方面,基督徒(除天主教徒外)中有62%支持川普,天主教徒中有56%支持川普,猶太人中有21%支持川普。楊教授指出,儘管猶太人傳統上支持民主黨,但在這次選舉中,天主教徒和基督徒的大多數都轉向了共和黨。
福音派基督徒的支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白人福音派基督徒中有81%支持川普,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他贏得選舉。這一數據表明,宗教因素,尤其是福音派基督徒的支持,對川普的勝利至關重要。
楊教授還對比了上一次選舉的情況,指出這次更多的天主教徒支持共和黨,而上一次則更多支持拜登。楊教授認為,拜登雖然是天主教徒,並經常參與彌撒,但因其在同性戀和墮胎問題上的立場,不被一些主教接受,甚至有神父拒絕給他發聖餐。
宗教與政治的變化
楊教授指出,從2000年開始,天主教徒逐漸向共和黨靠攏。這一趨勢在本次選舉中得到了驗證。過去,天主教徒大多支持民主黨,但現在多數支持共和黨。
其他影響因素:種族、階級和性別等因素在這次選舉中的作用。楊教授提到,拉丁裔選民和首次投票的年輕選民的選擇出乎人們的意料,更多人支持共和黨;女性選民也向共和黨靠攏,儘管民主黨在競選時強調了保護婦女權益的重要性。
楊鳳崗教授總結道,這次大選顯示,宗教因素的重要性再次得到驗證,福音派基督徒的影響力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