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眾所周知,基督教教育對於教會發展的深度與未來都十分重要。然而,它近年來所面臨的危機也是不少教牧同工有目共睹,深感擔憂的。不少基督教教育學者近年指出了「基督教教育正處於危機當中,教會教育事工缺乏生氣,主日學瀕臨『殺校』局面,教師素質參差不一,課程不適合信徒需要」等危機。
到底如何轉危為安?日前,香港建道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系系主任黃碩然博士發表一篇題為《教會教導事工的危機與轉機》的文章,仔細探究危機的成因,並提出四點建議。
黃博士首先指出,雖然基督教教育的確面對不少困難,存在的問題也難以一下子解決。然而它關係到教導信徒認識、明白和遵守《聖經》真理,因此教會的教導職事仍必須破除萬難,堅持下去。
究竟基督教教育為何會出現危機呢?黃博士提出四個原因。
第一是歷史的包袱影響如今的教導事工缺乏良師,從而成為使之陷入危機的元兇。歷史上,1780年由英國報人雷克斯所創立的主日學是基督教教育的主力,這也導致擔當教會教導執事的大多是平信徒,但又因缺乏完整的課程培訓,由此導致教導事工缺乏良師。
第二是教牧同工的輕視造成似乎只有第二線教牧同工才會協助教導事工,肩負教師角色。而且,雖然平信徒領袖把教導事工發展稱週日的查經班∕查經小組、門徒訓練、信徒培訓課程、栽培班、成長班等多種形式,可謂百花齊放,本屬好事,但面對迭牀架屋的情況,教牧同工未有主動作出協調、指導和重整,造成教育職事混亂,導致危機四伏。
第三是教育目標與理念欠清晰,教會教導事工往往以傳統的詮釋及單向講授為教學手段,未清楚釐訂生命實踐的學習目標,也欠缺成果的評量,這導致學生失去學習動力,老師也因為看不到教學的目標和成果,造成惡性循環。
第四是教師的培訓、進修、支援不足。黃博士在2000至2003年期間,曾在11個在職教師研討會中向約200位聖經教師和主日學教師間做過調查,發現其中68%沒有接受釋經及教學法的培訓,這是另一個危機的主因。其次是教師之間彼此代禱和觀摩分享的機會不多,這也使得當教師靈命低沉時教學難免對自己和學生都造成傷害。
面對重重危機,黃博士説,教會教育事工必須站穩原地,尋覓轉機,適時重整,她提出四個基本轉捩點:
一.界定教會教導職事的
能、目標和角色:要有計劃地按信徒年齡、背景、需要等不同特徵,循環教導整本 《聖經》的重要真理與基督教教義,而且最重要是強調學習《聖經》真理的目的—如何遵行主道、活出真理,而不只著重知識的記憶與認知。
二.牧者牧養時理當盡全力為信徒提供適合信徒成長的教育資源和模式,使全會眾都能得到最理想的教育與栽培,成為主的優質門徒。
三.最理想的莫過於牧者能主動從負起策劃全會眾的教育職事時,教導信徒靈命成長的主導權和藍圖。因為教牧同工有整全的神學裝備,能從神學、《聖經》、教育理念、牧養神學等基礎著手釐訂和帶領會眾的教育與成長,會比傳統上由平信徒領袖帶領更全面和健全。
四.神學院的配搭與推動:神學院的教育是教會未來的導向,因此神學院當首先摒棄講台主導的神學教育取向,使早已被邊緣化的教導角色能重新納入教會的正軌中,讓教會中的牧師與教師角色得到同等的認受性與待遇。
對於這一點,黃博士特別舉出耶穌和保羅的例子強調説,耶穌培訓十二位平凡的門徒成為翻天覆地的福音使者與教導者,保羅一生肩負宣教、牧養、培訓、寫作的角色;神學院應效法他們,多多提供教育領袖的培訓,為教會提供具備教導恩賜的牧者。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