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奇伟牧师:从圣经视角看"安乐死"的争议

无论在哪里,"安乐死"都是引起很大争议的话题。本报日前报道《台湾拟通过"安宁死"(安宁死:为免除病患的痛苦,让病人随疾病的发展而自然死亡)立法让末期病人离世》一文后,再次引发读者对"安乐死"与"安宁死"两个话题展开热烈探讨。

那麽,目前的安乐死和安宁死法案是否符合圣经的教导?基督徒要如何看待这些富有争议性的问题?纽约南塔光浸信会主任顾奇伟牧师近日透过本报神学信箱回答网友的上述提问。

顾牧师表示,从圣经找不到任何赞同"安乐死"与"安宁死"的依据,相反整本圣经从旧约到新约都在提醒人要珍惜和爱护生命,并明确指出无人有权掌管或终结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总之,"安乐死"与"安宁死"都属于杀人的罪,是人类不信神复活大能的愚昧选择。

以下是顾牧师分享的全文内容:


安乐死是怎么一回事?

根据希腊文考据﹐认为"安乐死"是Euthanasia的中译,来源自希腊文字根EU(美好),thanatas(死亡)意思即是美好的死亡。"安乐死"作为Euthanasia的中译,可能是来自日本学者的翻译,从字面意义看来,意思似乎是死得好和死得安安乐乐,可是一个字词的字面意义并不一定等同于它日常用途意义。各国对此定义不同,无非是技术表面的处理,有关详情请参考有关的研究网页。

安乐死历史由来是什么?

安乐死合法化的历史不太长。第一个安乐死协会于1935年在英成立。英国会(1936)法律禁止该法案的通过。1938年,美国安乐死团体成立,相关法案未能通过。二战中希特勒纳粹以安乐死计划(Euthanasia Program )﹐1939-1941年期间以毒气室秘密屠杀了近十万的犹太人;从中看见安乐死被滥用﹐平息英美等地的相关活动。1969年英国会再度禁止安乐死法案。同时另外一个称为 ‘living will’定义为「拒绝接受医疗的意愿预立书」。荷日德国分别于1973年、1976年、1976年成立自愿安乐死团体。1976年第一届安乐死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历史上第一本自杀手册在1980年由苏格兰安乐死团体出版。同年世界死亡自主权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Right-to-Die Societies)」成立。1981年第一个因为帮助他人安乐死而被判刑的案例正式在英国宣判。美国会(1991年)通过「病患自主权法案(Patient Self-Determination Act)」,强调医生须按病人意思停止医疗。1992年英医师协会(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宣布支持病患自主权。1993年第一本有科学证据的自我解脱用药手册出版。1994年美国奥州通过为病人处方致死药物的法案,但随后被禁生效。1995年澳洲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许可医师为病人注射致死药物以达成病人求死意愿的国家。1996年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Nine Circuit Court of Appeal)驳回先前有关协助病患求死的相关判决,承认「协助病患求死」符合宪法之立法精神,同时也认可 ‘Oregon\'s Death With Dignity Law’有关协助病患求死之法条。

从圣经视角看安乐死和安宁死法案的争议

从旧约到新约圣经中提到生命宝贵的经文多的难以统计。比如生命这个词汇,其中旧约中出现动词过2425次、名词140次、气息等代名词378次。新约中生命有诸多使用,可以指生命道路(419次)、生命轨迹(10次),还有生命表示一种特别的产业和恩赐。生命不但和身体有关,还和永远生命密不可分。这生命还和身体需要,感情等有千丝万姜岔鳒Y。归纳生命的主宰者的意思,我们可以看见:

第一:生命代表著神的形象。人不管男女,都是照著神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创一27),因为人有特别人格、理性和道德意识、会思想(创一1-20;三8)、有感情(创三6)、有意志(创三6-7)。人该受到尊重,也应有自尊。否则便羞辱了神。

第二:生命是神赐的无价恩赐和礼物。生命,是满有恩慧的创造者所给我们最高礼物,是因著慈爱的父神的恩典使我们得享受生命(诗廿四1),也暗示著我们的生命并非有权拥有,一切都是凭著神的覆庇,才能生存(诗一三九13),因此,生存就是我们对神的回应,若摧毁生命或结束他人的生命,便是否定神的主权,抹杀神的恩典。

第三:生命是神所托管的。生命,不单是神所赐,神更是我们生命的源头(诗三十六9),生命只是一种委身,是神交给我们管理的通道﹐是神给予我们管理,我们只有管家的职份,不是拥有生命者。约伯在受苦中说:"我赤身出于母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伯一21)。因此,人没有权作任何生命的决定,若取消生命,便是毁坏了神所给予我们托管生命的本份。

第四:生命是神住的圣殿所在。保罗在林前(三16-17),说到我们的身体是神的居所、是神的殿。目的是要我们好好管理自己的生命,要圣洁、不能毁坏,故此我们若摧毁、取消或结束生命,便是不尊重神、不重视神了。

第五:生命的生死是神所决定的。只有神才能拥有决定人生死的权柄(申三十二39),"你们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这才是人类尊重生命,并禁止加以残害的有力圣经根据。

第六:主耶稣基督的生命中心是爱护生命。耶稣昔日引用旧约中最特出而高超的律法是"你们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也相倣,就是爱人如己。"而爱人如己,(见可十二31,路十27,太十九22及廿二39)被祂引为伦理关系的总纲。所以,我们今日可以应用为:爱惜自己的生命是爱神的表现,爱惜别人的生命则是爱人如己的表现。因此,我们绝不可结束自己的生命或损害别人的生命。故此,在圣经中我们没有找到,可以支持安乐死的根据。反之,圣经只提醒我们要顾惜和爱护生命。此外,从耶稣亲手医治过无数的人的事实来看,安乐死是人类不信神的复活大能的愚昧选择。

总之,根据上述的圣经教导我们可以知道,生命原本是属于神的,所以生命都有神的形象,包括有思想、道德且是尊贵无比的。一切生命的拥有权都是神的,我们只算是生命的托管者,所以人类无权去残害和损毁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唯有跟著耶稣的教导来关顾和爱惜生命。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赞美之泉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将覆盖5国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华人敬拜音乐事工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布其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行程,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多个城市。这次巡回不仅包括敬拜赞美,还包含敬拜培训、女性特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

  • 狄更斯经典信仰作品搬上荧屏 《万王之王》预计复活节上映

    由Angel Studios制作的动画电影《万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计划于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这部作品以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亲的讲述中领略耶稣基督一生的传奇。

  • 观点: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基督徒应如何看待潜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制作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科技界(以及美国股市)。再往前几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结束第三方事实审查计划;2024年末,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社交媒体年龄限制法,以保护年轻人。技术变革已经主导了2025年的开始。AI对我们理解上帝和社区有何影响,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养机构继续关注中国收养问题

    自2024年8月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以来,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美国福音派收养机构"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会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寻求解决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后几个月对此问题没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一问题提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