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3月23日舉辦「走出跨性別迷宮」講座,總幹事蔡志森建議教會及早修改會章應對性別混亂時代,呼籲跨性別人士諒解教會立場減少敵意;精神科專科醫生康貴華引述家計會2021年「青少年與性」調查,發現自稱同性或雙性戀者的中學生數字上升。
蔡志森:不要將跨性別議題政治化
蔡志森指,《牛津詞典》2019年推出去性別代名詞,不再稱呼he或she,用ze來維持中性;有些國家在社交媒體超過100種性別稱呼。在香港有女跨男的跨性別人士未完成性別重置手術被入境處拒絕改身分證性別,當事人上訴,今年2月案件在終審法庭獲勝訴。
教會尊重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和個人尊嚴,回應跨性別或變性者時雖然不同意其行為但接納個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罪人,讓這人有機會在上帝面前溝通和回轉;教會並且重視每一個人的生命,包括賭徒、囚犯、病人,最重要是個人真誠地尋求信仰,對於跨性別性小眾人士教會的門是打開,以致與弟兄姊妹可以彼此同行。
蔡志森強調,不要將跨性別議題政治化,或是改變政府的政策,著眼在彼此認同的地方。
他建議教會及早修改會章應對性別混亂的時代,重新尊重創造的秩序,「教會只是接受原生創造的性別作為區分一個人的基礎,這是創造的原意,尊重聖經、尊重上帝的心意,相信是香港絕大部分教會和基督徒核心的價值,同時跨性別人士也須諒解教會的立場,減少對教會的敵意。」
康貴華:兩類性別認同 非藥物處理性別焦慮
康貴華辨別性別與性別認同的種類,認為自己的性別是男或女或非二元性別,這是自覺的性別,有別於出生的生理性別。而性別認同有兩類:順性別、跨性別。
順性別是認同自己出生的生理性別身分、氣質、角色;跨性別是不認同自己出生的生理性別、身分、氣質或角色,卻認同另一性別身分氣質或角色。
幫助性別焦慮人士有兩類,最常尋求幫助是跨性別者。第一類是「性別焦躁症」,因應心理性別和生理性別不一致,產生持續和強烈焦躁不安引致功能性失調,有明顯的情緒困擾、失眠、人際關係、工作能力減退等。第二類是「變性人」,渴望以另一種性別身分生活的性別焦慮症患者,尋求易服、服食荷爾蒙、整項或局部性別重置手術。
青少年和成人性別焦慮症處理重點是減輕或消除性別不一致和性別煩惱,手法有三種:1. 非藥物或非手術方法,例如同行和輔導修復創傷的關係,幫助對方建立自信重新接納生理性別;2. 忍受心理與生理性別不一致與差異共存;3. 改變生理性別特徵或身分作變性人。總而言之不要強逼跨性別者改變對其性別認同,尊重對方的自決權。
香港「青少年與性」調查:自稱同性或雙性戀者上升
康貴華提到,自我聲稱的性別認同影響學校的性教育方針,加上社會風氣及網上灌輸性別多元或性別自主的性教育,嚴重影響下一代的性別認同。
他指,香港的同性戀和跨性別數字正在上升,家計會在2021年進行「青少年與性」調查,訪問8,343名中一至中六學生,女性佔3,713人、男性佔4,630人。
調查其中一項詢問受訪者「現時的性傾向是甚麼?」表示屬於同性戀或雙性戀者,女性佔14.8%、男性佔6.2%,康貴華指比較以往約2%上升;非異性戀者女性佔22.7%、男性佔12.3%。
對於「性別認同和原生性別是否相同?」,表示不相同的女性佔4%、男性佔2%,而外國一些調查報告也只是0.6%。
至於「有沒有想過變性?」表示有想過的女性佔23%、男性佔30.4%。康貴華總結,情況越趨嚴重,受著傳媒影響推動下一代向著同性戀和跨性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