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編譯】2017年,是宗教改革運動500週年,為此,全球各地教會開展了多種活動進行慶祝紀念,諸如世界路德會9月啟動的十年慶典紀念馬丁路德,另一個紀念加爾文的活動「國際加爾文年」也將會在11月份啟動。日前,另一位改教家的名字也再次被提起——歐洲教會領袖、德國的學者與政治領袖們一起紀念這位450年前去世的布根哈斯(Johannes Bugenhagen)。
雖然是馬丁路德的好友兼同工,但是他的名字相比於馬丁路德、加爾文來説,還是令人頗感陌生,特別是對華人教會而言,他的事蹟更是顯得鮮為人知,但是他對於基督新教的貢獻不可磨滅。
位於北歐波羅的海的波美拉尼亞地區福音教會的主教Hans-Juergen Abromeit在一場講道中説,波美拉尼亞福音教會的誕生應該歸於布根哈斯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為。「毫不誇張的説,如果沒有布根哈斯,今天德國北部和北歐的政治局面、教會局面會是另外一副摸樣。」
布根哈斯1485年出生於波美拉尼亞,宗教改革前曾是博學的修道士神學家,本來對馬丁路德攻擊贖罪券大為不滿,抱著予以駁斥的心閲讀的《教會被擄於巴比倫》一文,但是讀完後卻堅信:「全世界可能錯誤,但路德是對的。」他後來成為馬丁路德好友兼顧問。之後他接任威登堡教區的職位,一直到信義宗等新教宗派有正式的主教之前,他給數千位新教神職人員授予牧師職位,僅僅只是威登堡的數字就達到1470,馬丁路德稱呼他是「宗教改革的主教」。
他的另一大貢獻是在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和教會體制方面。來自慕尼黑的路德會世界聯盟(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德國委員會的主席Johannes Friedrich主教説,和願景主義者馬丁路德等改教家相比,布根哈斯更像一個現實主義者。他雖然不想馬丁路德寫了很多革命性的、綱領性的重要文件,他影響最深遠的貢獻是非常辛苦而詳細的起草了新教教會的體制,這是把改教家們的遠見和目標轉化成具體執行的形式,可以説,他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給我們回答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作為一個基督新教徒,我具體要做的是什麼?」
(文章編譯自Christiantoday)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