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想禱告時仍能持續禱告

台教界發起「Apostle 29 使徒行動」祝福禱告橫跨歐亞
台教界發起「Apostle 29 使徒行動」祝福禱告橫跨歐亞

如何將誡命轉變為屬靈習慣

禱告是基督信仰的基石,是與神直接溝通的管道,滋養我們與祂的關係。耶穌鼓勵我們禱告(馬太福音6:5-8)。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要「不住的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禱告應該像拿起手機與朋友聊天那樣自然。

然而,許多信徒在維持持續的禱告生活上感到困難,尤其是當動力減弱時。瞭解為什麼會這樣發生,以及如何克服,對於深化我們的屬靈旅程至關重要。

缺乏禱告動力的原因

有許多因素會消耗我們禱告的動力。繁忙的生活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我們的日程安排充滿了工作、家庭責任、社交活動,以及無數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在被這些需求壓倒時,禱告很容易被擠到優先事項的底部。

情緒狀態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焦慮、抑鬱,或僅僅是疲憊的感覺,會讓禱告看起來像是一個額外的負擔,而不是一種解脱的來源。在情緒波動的時刻,我們可能會難以找到合適的詞語或動力來禱告。

此外,屬靈的枯乾感也會導致缺乏動力。有時,我們可能感到與神的距離遙遠,禱告似乎沒有得到回應。這會引發一種徒勞感,甚至對禱告的有效性產生懷疑。

感覺往往會壓倒禱告的誡命與渴望

聖經明確指出禱告的重要性。帖撒羅尼迦前書5:17教導我們「不住的禱告」。腓立比書4:6則鼓勵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儘管這些誡命存在,我們的感覺往往比對經文的認知更能左右我們的行動。

感覺是強大且直接的,通常會在理性思考或屬靈操練生效之前驅動我們的行為。

當我們感到疲倦、焦慮或沮喪時,這些情緒可能會掩蓋我們對禱告的委身。人類傾向於尋求安慰、避免不適,這意味著我們可能選擇了更能立即滿足的活動,如看電視或瀏覽社交媒體,而不是進行禱告。

懷疑是一種情緒,可以用信心來取代

懷疑是自然的人類情感,但它可能成為禱告的一大障礙。當我們懷疑時,我們會質疑禱告的效力,質疑神是否願意回應,甚至質疑祂的存在。然而,信心可以取代懷疑。希伯來書11:1定義信心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心不依賴感覺;它堅立在神的應許上。

羅馬書10:17告訴我們「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沉浸於經文中能加強我們的信心,提醒我們神的信實與祂的應許。隨著我們信心的增長,懷疑就會被取代,使我們即便在不想禱告時也更容易轉向禱告。

信心總是先於感覺

克服禱告動力不足的關鍵原則之一是要認識到信心必須先於感覺。

我們的屬靈旅程不應該被我們變幻莫測的情緒所左右,而是要錨定在對神堅定不移的信心之上。希伯來書13:8提醒我們「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這種不變性為我們的禱告生活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無論我們的情緒如何變化。

在《原子習慣》一書中,詹姆斯·克利爾提醒我們:「你重複什麼,就會得到什麼。」這一原則非常適用於我們的禱告生活。培養禱告的習慣需要持續的實踐,即使我們不想禱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重複會加強我們的委身,並加深我們與神的關係。

建立良好的禱告習慣

要建立良好的禱告習慣,請遵循以下指南:

從小處著手並保持一致。每天撥出特定的時間禱告,將其作為不可妥協的日常部分。這可以是在早晨、午餐休息時間,或是睡前。保持一致性有助於將禱告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為一天中自然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創造有利於禱告的環境。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讓你可以不受幹擾地專注禱告。一些人覺得使用禱告日記來記錄禱告事項和神的回應很有幫助,這也可以成為建立信心的工具。

將經文融入你的禱告。使用聖經經文來引導你的禱告,提醒你神的應許,幫助加強你的信心並消除懷疑。

呼求神

最終,我們必須承認等待一種感覺不是對每日禱告的承諾的替代品。情緒是短暫且不可靠的,而神對禱告的呼召則是恆久不變的。

通過每天堅持禱告,不論我們的感覺如何,我們與神的旨意保持一致,並向祂的轉化能力敞開心扉。

歷代志上16:11鼓勵我們:「要尋求耶和華與祂的能力,時常尋求祂的面。」這種持續的尋求不是基於我們的感受,而是基於我們對與神更親近的渴望。當我們持之以恆地禱告時,我們的信心得以加強,我們與神的關係更加深入,並且我們更加敏鋭於祂的聲音。

禱告不僅僅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特權,是我們屬靈旅程中的重要生命線。通過培養有紀律的禱告生活,我們尊榮神,信心成長,並從與主更親密的同行中經歷到平安與引導。

編譯於 Faith Biscuit,原文作者 Donald L. Hughes 是美國福音派基督徒,作家,牧師,媒體人。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 葛福臨在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上禱告:「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

    在美國第47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宣誓就職前的幾分鐘,著名福音傳道人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國會圓形大廳為總統及第一夫人、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以及整個國家獻上了禱告。

  • 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 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促教會合一

    每年一度跨宗派、跨地域的基督教界年度盛事「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上週六展開,日期由1月18至25日。今年主題為「你信這話嗎?」選取自約翰福音11章26節:「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有關主題亦回應尼西亞信經所強調,耶穌基督是我們復活的主釋出愛與和平,願我們在此精神上攜手前行。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説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