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潑水節現身香港 基督徒如何看待?

泰國潑水節移植香港 基督徒如何看待?
泰國潑水節移植香港 基督徒如何看待?

每年4月13至15日是泰國潑水節慶祝新的一年來臨,根據佛教傳統藉著水淨化罪根。今年香港亦舉辦潑水節,基督徒應否參與?

潑水節:佛教意味 維繫人倫關係

潑水節為泰國新年慶祝活動重頭戲,在柬埔寨、老撾、緬甸、斯里蘭卡和其他與佛教有關的地區也舉辦活動;根據佛教傳統水象徵著淨化功能,糾正去年的錯誤迎接新的一年。

在這些地區大批羣眾在街頭喧鬧潑水,到廟宇將水灑在佛像和僧侶的手上,象徵個人的罪孽已經被淨化,還帶食物給僧侶透過做善事功德圓滿,帶有贖罪的意思。

專欄作者Tessa Sanchez在《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發表文章, 探討佛教節日如何與基督徒信仰接軌。她指,潑水節除了與佛教根源也與人倫社會息息相關。

在這假期,泰國人到全國各地旅遊探親加強家庭關係,為了向長輩表示敬意將水倒在他們手上尋求祝福,而且交換茉莉花、玫瑰花、木蘭花製成的白色花環,在泰國社會的基督徒為了尊重長輩,雖然不會參加潑水節的佛教儀式,也藉此表達對父母輩的尊重,遵守基督信仰孝敬父母的教導。

基督徒接受潑水節:尊重家人 傳耶穌活水福音

在文中作者引述兩位當地的牧師對潑水節的意見——清邁創造教會(Creator Church)柴布恩西里牧師(Rev. Chaiboonsiri)、前宣教士Dream Waiwang。

兩位牧者認為可以接受潑水節背後的人倫觀念,證明尊重長者對基督徒並不互相排斥,因為在泰國基督教被視為反文化,昄依基督教的人被視為放棄了父母和社區的信仰價值,如果不再參加佛教的習俗和儀式,家人可能覺得這些後輩拒絕家庭和泰國人的身份。

在泰國親人去世之後,根據傳統習俗家人將聖水澆在遺體上,通過寺廟捐獻為死者立功德,僧侶在遺體上誦經,曾經有基督徒不參加這部分的葬禮被家人視為侮辱家族,縱使跟家人傳福音也難以被接受。

前宣教士Dream Waiwang表示,今年潑水節在教堂講道引用約翰福音4章,耶穌在井旁與撒瑪利亞婦人交談提到活水的故事,藉著潑水節成為基督徒分享福音的機會。他指,水無處不在,然而基督是活水的泉源,惟有基督才能洗淨人的罪惡,期望每一個人都接受耶穌基督是生命之源。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