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新聞週刊》(Newsweek)雜誌的一項新調查發現,大部份美國人仍然自稱為「基督徒」,可是越來越少信徒認為信仰是解決世界所有問題的答案。
調查一共訪問了1,003為成年人,分別有60%及78%指信仰和祈禱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部份,當中只有少於半數(48%)相信信仰是世界所有問題的解答。對比起《新聞週刊》於1957年創刊以來就開始收集的調查數據,這個百分比打破了新低。
調查又顯示,68%受訪者認為信仰對美國人生活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 比起2007年及2005年上升6-12個百分點,而同時有81%人覺得這是一個「壞現象」。
自從新任總統奧巴馬上任之後,更多美國人(31%)認為信仰對於美國政治的影響變少了, 40%的人指無宗教信仰或世俗化人士反而影響較強。
至於美國是否屬於一個「基督教國家」,有62%的人同意,比去年下降7%;同時32%人認為美國再也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相對2008年的26%微升。
奧巴馬最近訪問土耳其期間表示,雖然美國有龐大的基督徒人口,但是這不代表美國就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他説,「我們不把自己當做基督教國家、猶太教國家、或者穆斯林國家。我們是一羣以理想及價值觀互相連結的國民。」
《新聞週刊》的調查又反映出美國人對同性戀的看法。相對2002年的84%,今日只有74%人表示自己有傳統的家庭觀與婚姻觀;另外目前只有25%人認為校董會有權把同性戀教師革職,比2002年的36%下降超過一成。
有趣的現象是,雖然表面看來美國人越來越偏離基督教信仰,可是對於神是否存在的問題上,仍然有高達85%人是給予肯定的。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