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爲「世界最大的單體《聖經》印刷基地」的中國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近日宣佈,截至2011年5月,已累計爲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印刷80多種不同語言的《聖經》近9千萬册,穩居世界之冠。
有中新網記者日前探訪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幷報導愛德在印刷《聖經》方面的成就。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司長馬宇虹首先介紹了中國開始《聖經》印刷工作的歷史背景。
馬宇虹表示,文化大革命後,中國的基督教會普遍面臨著沒有《聖經》的挑戰,部分教會僅有少量手抄本的《聖經》,遠遠滿足不了信徒的需要。爲此,1979年改革開發初期後,恢復正常聚會的中國基督教會所作的决定就是要儘快重印《聖經》,以滿足廣大中國教會的需要。
馬宇虹還説,80年代初期,中國印刷《聖經》的數量幷不大,但之後印刷速度穩步提升,最近幾年基本上達到每年印刷300萬册。
接著,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丘仲輝隨後談及愛德印刷創辦的經過。1985年愛德基金會成立,次年便與聯合聖經公會簽約,由聯合聖經公會提供《聖經》印刷設備,創辦了愛德印刷廠。1987年10月14日,該廠第一本《聖經》正式下綫。1988年,愛德基金會又與聯合聖經公會合資,建立了現在的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
從1987年該公司第一本《聖經》正式下綫,到今天年産1,800萬册《聖經》的産能,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單體《聖經》印刷基地。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聖經》通過全世界各種《聖經》發行網絡,到達每一個信徒手中。
「去年一年,我們就印刷了1,100多萬册的《聖經》。這是我們中國基督徒,對世界基督教界的支持。從開始我們得到支持,到我們現在支持其它的教會,這是一個飛躍,所以我們感到很自豪。」丘仲輝説。
他總結説,目前,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不僅保證中國大陸5千餘萬册、9種少數民族語言、50多種不同規格版本的《聖經》印刷需求,同時還爲全球其他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70多種語言、2,700多萬册《聖經》。
-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書,以全新視角剖析瀕死經歷、神秘夢境等現象,作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懷疑論者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一個窗口。
-
劉彤牧師證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瑪利亞情結」與「馬大困境」
劉彤牧師在證道中剖析教會中常見的兩大信仰困境——「瑪利亞情結」(過度追求屬靈表象,輕忽實際行動)與「馬大困境」(忙於事工卻失去喜樂)。他強調,信徒應明白神的呼召、發掘聖靈恩賜,並在「熱情與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